經歷了7月份的燥熱,8月份新能源行情趨于冷靜,回歸理性和客觀,我們認為這是非常難的現象,非冷靜無以致遠,唯有潛心秣馬,打好基本面基礎,才能為四季度行情做好堅實的鋪墊,才能行穩致遠,收獲金秋。
7月份各路資金紛至沓來,新能源板塊估值快速上升,情緒較為亢奮,與傳統周期及消費行業的估值拉開了巨大的剪刀差。而實際上三季度是新能源的傳統淡季,許多的材料瓶頸等待解決,很多的新技術等待數據落地。而股價遠遠跑在基本面前面,基礎并不牢靠,本身存在整固的必要;加上一些融資減持壓力以及電車事故、海外調查等風險因素的出現,板塊出現了久違的調整和分歧。我們認為這樣的分歧調整非常的健康,有分歧才更有空間。新能源板塊經過一段時間和空間的調整,我們從之前的無處下手到重新發現機會在一天天增多。隨著傳統周期及消費行業估值的修復,筑好了整體市場的底層基礎,新能源板塊的安全按邊際也將隨之提升,獲得重回舞臺的機會。
從產業上來看,三季度要落地的工作還很多,特別是鋰電池部分原材料的瓶頸的解決,整車芯片問題的環節,自主品牌新車型的落地;而光伏行業更是需要靜待上游原料的產能瓶頸問題,以及TOPC和HJT技術最新的量產數據。我們認為,只有炎炎夏季做好防暑降溫,積蓄力量,解決材料瓶頸問題,才能打好金九銀十旺季的硬仗,從而奠定全年業績,并進一步展望明年。
制造業的成長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他沒有躺贏;制造業的估值是有邊際的。敬畏市場、敬畏估值、敬畏時間。
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出發。我們期待艱辛的制造業能夠行穩致遠,從而惠及更多的投資者!三季度的調整,特別是如果接下來市場系統性風險帶來了波動,恰恰給認可中國先進制造長周期的投資者帶來一個難得的機會。
我們投資新能源,秉承長期的理念,卻也并非躺贏的心態,在近期新能源的整固中,我們也將積極結構調整,摒棄趨勢型公司,追隨更加硬核更加專注的優質公司,從而為持有人構建更為堅固的景氣組合,分享新能源行業的長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