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弘揚“上海精神” 譜寫合作新篇

2021-09-17 22:39:36 作者:于宏建 榮 翌

應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拉赫蒙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9月17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阿富汗問題聯合峰會。

2001年6月15日,上海黃浦江畔,一個由中國參與創建、以中國城市命名、秘書處設在中國境內的國際組織誕生了。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6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開啟了地區國家共謀穩定、共促發展的新征程。

20年來,上合組織走過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6個成員國,到今天的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伙伴,這個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已經成為歐亞地區和國際事務中重要的建設性力量。

傳承“上海精神”,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貢獻“上合智慧”

“上海合作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強勁合作動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創造性地提出并始終踐行‘上海精神’,主張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這樣深刻指出。

“上海精神”作為上合組織的核心價值和共同理念,也是上合組織在國際社會樹立的一面旗幟。在“上海精神”指引下,成員國遵循《上海合作組織憲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確定的宗旨和原則,持續深化安全、經貿、人文等領域合作,將上合組織打造成為地區國家維護安全穩定、促進發展繁榮的重要平臺,樹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典范。

作為創始成員國之一,中國始終致力于推動上合組織發展,并以理念和行動不斷豐富“上海精神”的時代內涵。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每年出席上合組織峰會,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獲得各方積極回應。從系統闡述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全球治理觀,到倡導打造團結互信、安危共擔、互利共贏、包容互鑒的典范,再到呼吁構建衛生健康、安全、發展、人文“四個共同體”,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2016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十五周年塔什干宣言》重申成員國支持中國關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將繼續就落實這一倡議開展工作,將其作為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手段之一”。2018年,“確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理念”寫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青島宣言》,成為成員國的共同愿景,“上海精神”再次煥發新的生機。事實證明,“上海精神”超越了文明沖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陳舊觀念,不僅是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高度共識,也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

“人類的發展不應是各國獨自美麗,而應是各國攜手同行,讓發展成果惠及彼此,這些正與強調平等互利的‘上海精神’不謀而合。”巴基斯坦全球戰略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詹久阿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促進上合組織發展的中國方案,為上合組織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上合組織前秘書長努爾加利耶夫認為,20年來,正是“上海精神”不斷指引著上合組織自我優化和改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上合組織的發展起到關鍵支撐和推動作用。

深化務實合作,為共同發展繁榮凝聚“上合力量”

“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習近平主席倡導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調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及歐亞經濟聯盟等區域合作倡議深入對接,加強互聯互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暢通區域經濟循環。

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基礎設施建設為上合組織區域內各國提振經濟、改善民生注入強勁動力。上合快線已開通11條國際線路,輻射上合組織5個成員國和3個觀察員國的30多個城市。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亞第一長隧道“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全方位互聯互通格局助力經貿合作含金量不斷提升,共同發展的蛋糕越做越大。

近年來,由中國發起的一系列上合多邊合作平臺碩果累累: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為成員國發展智慧農業打造“樣板間”;上合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成為企業尋找機遇的“大市場”;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成為內陸國家商品的重要“出海口”;中國—上合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成為創新發展的“驅動器”……

2020年成員國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總額相較上合組織成立之初分別增長11倍和8倍,中國同其他成員國貿易額達2450億美元,比上合組織成立之初增長約20倍……一連串數字印證著上合組織多邊合作對區域整體發展水平的有力提升。烏茲別克斯坦新聞與大眾傳媒大學教授庫茲耶夫認為:“上合組織歷經20年發展壯大,已成為區域經濟合作‘推進器’。”

與此同時,上合組織框架下民心相通的人文紐帶日益牢固。文化節、馬拉松賽、語言年、旅游年、青年交流營等品牌活動精彩紛呈,上合組織民間友好論壇、上合組織婦女教育與減貧論壇、烏茲別克斯坦上合組織民間外交中心等人文交流平臺廣泛搭建,在全方位、深層次、多渠道合作架構下,睦鄰友好的民意基礎不斷夯實,“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理念薪火相傳。“上合組織倡導的不同文明相處之道,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脈相承。”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教授盧賈寧說。

應對風險挑戰,為維護安全穩定踐行“上合方案”

進入21世紀,國際格局深刻演變、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上合組織在世界多極化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進程中應運而生,并始終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合作原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國際社會正在經歷多邊和單邊、開放和封閉、合作和對抗的重大考驗。“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更顯迫切。“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習近平主席對世界發展趨勢深刻洞察。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20年來,上合組織深化團結互信的政治基礎,堅持把安全合作作為重點方向,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從打擊“三股勢力”、毒品走私和跨國有組織犯罪,到應對生物安全、數據安全、外空安全等各類新威脅新挑戰,安全屏障日益堅實;從成立“上合組織—阿富汗聯絡組”到建立軍事、反恐、禁毒、網絡安全等聯合演習機制,安全合作機制更加完善;從堅定捍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到共同反對外部干涉、抵制“政治病毒”,維護多邊主義的“上合聲音”更加清晰響亮。

“病毒不分國界,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力挽救生命是當務之急。”疫情持續蔓延,習近平主席強調加強各國聯防聯控,支持彼此抗疫努力,維護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2020年2月,上合組織發表聲明,支持中國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中國也為上合組織地區筑起抗疫生命線:提供新冠疫苗援助、捐贈防疫物資、派出醫療專家組、開展抗疫經驗線上研討……無論是千里馳援還是“云端”交流,都見證著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上合情誼”,為全球抗疫和多邊合作持續注入正能量。

20年踐行初心,20年砥礪前行。上合組織掀開發展歷程的嶄新一頁,“上海精神”歷久彌新。中國將繼續同各方一道,合力破解時代難題,攜手應對共同挑戰,朝著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方向闊步邁進。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