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來,從一家國際貿易型企業向生產制造領域延伸,穎泰生物在農藥領域不斷適應全球化分工格局,成為行業領頭羊。如今,隨著國際農藥制造業轉移至中國的紅利期結束,面對行業增速放緩,穎泰生物通過加強國內龍頭企業間的戰略合作,爭取成為行業集中度提高的受益者。
強強聯合
穎泰生物近日披露,公司控股股東華邦健康與上市公司新安股份通過特定事項協議轉讓方式,交易公司1.51億股股份(合計占公司總股本的12.31%),股份轉讓事項在中登公司辦理完成證券交易過戶,新安股份一躍成為穎泰生物第二大股東。
穎泰生物與新安股份之間并不止于股權合作。按照此前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穎泰生物作為合作平臺,在包括但不限于農化新產品研發、GLP技術服務、搭建技術服務平臺、轉基因和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種子研發、產業鏈布局等領域開展合作,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技術合作、業務合作等;雙方還將結合各自優勢資源,加強在農化產品線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可采取合資建廠、深化產品供應鏈合作、銷售渠道共享方式實現產品互補,合作共贏。
穎泰生物是中國農化行業排名靠前的企業。有農藥領域專家表示,穎泰生物有豐富的全球渠道資源和深厚的原料藥研發根基,而新安股份是中國草甘膦龍頭生產商,雙方優勢資源有諸多可以互補的地方,相信未來有較大合作空間。
具體來說,華邦健康與新安股份戰略合作,一方面能幫助華邦健康降低其所持的穎泰生物股權占比,為資本運作騰出空間;另一方面也便于雙方優勢互補,實現產業鏈的整合。此外,全球農藥行業增速已經趨緩,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農藥生產國,未來更多機會在行業集中度提升上。強強聯合、產業并購將成為一種趨勢。
加強產業協同,實施強強聯合,還體現在穎泰生物與浙農股份合作上。今年9月,穎泰生物與上市公司浙農股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浙農股份將成為穎泰生物現有優質產品的國內總經銷或區域總經銷,雙方還將采取合資組建銷售公司、合資建廠等方式,深化產品供應鏈合作、銷售渠道共享,實現資源互補、合作共贏。
前述專家分析,浙農股份是長三角區域的農藥銷售龍頭,但在產品研發、生產方面偏弱;而穎泰生物國內銷售渠道偏弱,研發較強,兩者合作有助于各自做大做強。
攻關種業
種子被稱為農業的“芯片”。近兩年,國家將種業放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調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深入實施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聯合攻關。
而在實業界,流傳著全球轉基因種子領先生產商孟山都以種業打敗競爭對手的故事。孟山都研發出適用于轉基因作物的草甘膦后,為了打開新產品銷路,研發、培育出轉基因玉米和轉基因大豆種子。由于轉基金玉米和轉基因大豆產量非常高,經濟性遠遠勝于傳統大豆和玉米,從而后來居上,成為全球主要的玉米、大豆品種。從而,相匹配的草甘膦農藥,順勢成為主流除草劑。
孟山都的成功模式,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種業的重要。依賴國際化視野,穎泰生物早在5年前就開始布局種業研究。
2016年9月,穎泰生物基于自身產業結合現代化農業領域的延伸發展考慮,啟動了科稷達隆項目,開啟了以生物育種、基因編輯為方向輔助農藥應用的前沿探索。科稷達隆的核心研發與穎泰生物主營品種除草劑產品相結合,希望形成1+1>2的強大優勢。
相關人士透露,科稷達隆成立以來,在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及經營管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科稷達隆擁有高端的研發基礎設施、實驗室,配套了精密儀器設備,從載體構建、分子檢測、自動化人工氣候室、試驗基地、種質資源庫等方面配備了專業化人才,且擁有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并自主研發出一套LIMS數據管理系統,各項研發的專業化程度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目前,該公司已形成“5+2”研發體系,包括性狀改良平臺、生物技術平臺、誘變育種平臺、蛋白進化平臺、分子檢測平臺等五大核心平臺和遺傳轉化、基因編輯等兩大體系。
依托上述核心平臺,科稷達隆獲得了以下創新成果:已申請20余項發明專利;已獲得抗蟲、抗除草劑等功效的種子作物,包括棉花、玉米、水稻、小麥、高粱、油菜等;成功獲得性狀改良作物種質資源:水稻(香味、粒形、淀粉含量、抗倒伏等)和玉米(香味、淀粉含量)。
穎泰生物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從起家到發展,都和跨國公司有著很深的淵源。育種作為農化產業鏈的前端和核心,一直是頭部跨國公司的優勢所在,也是劃分企業梯隊的深度標準。穎泰生物正在向跨國公司看齊,并利用跨國公司的資源,在該領域前瞻布局,合理投入,希望借種業賽道,提高公司農藥產品的競爭力,引領公司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