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離職持續加速,前三季度離職基金經理數已超去年全年。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267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113家基金公司,大型基金公司中,除中歐基金、諾安基金和中加基金外,年內多數大型基金公司均有基金經理離職。此外,2020年全年共有257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109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離職基金經理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另據數據顯示,僅9月份和10月份兩個月份就有47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37家基金公司,因十一長假關系,兩個月來平均每個工作日均有基金經理離職公告發布,其他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數量更多。
基金公司層面,今年以來嘉實基金旗下有8位基金經理離職,博時基金、銀華基金、鵬華基金旗下也有6位基金經理離職,但幾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數量依然保持在60位以上,幾位基金經理離職不會對公司投研團隊造成較大影響。與此同時,新華基金、國投瑞銀基金、前海開源基金、北信瑞豐基金旗下也有6位基金經理離職,尤其是北信瑞豐基金基金目前旗下基金經理僅余9位,這9位基金經理中還有5位是新聘基金經理,年內6位基金經理對于北信瑞豐基金來說可謂“傷筋動骨”。
除北信瑞豐基金外,泰信基金年內也有5位基金經理離職,目前泰信基金旗下基金經理僅余11位,其中也有3位為新聘基金經理。此外,光大保德信基金、諾德基金、東吳基金、凱石基金、紅土創新基金年內均有4位基金經理離職。
另據數據顯示,一年多以來,中小基金公司旗下高管及基金經理離職頻率一直居高不下,不少中小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變動率都在50%以上,以凱石基金為例,今年凱石基金已有4位基金經理離職,而在職基金經理僅3位,這其中還有2位為新聘基金經理,其人才流失之痛可想而知。
業內人士表示,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出路頗多,有離職創業者也有轉投中型基金公司尋求更大發展空間者。而行業馬太效應加劇,小型基金公司則陷入惡性循環,受累于投研實力薄弱及規模無法實現躍遷等原因,不少基金經理只能離職尋求更大平臺,無法留住人才且平臺過小,成為小型基金公司發展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