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開市在即,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利好“專精特新”,為廣大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機遇。11月9日,博時專精特新主題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正式獲得證監會準予注冊的批復。
“專精特新”企業,是指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為主要特征的中小企業。自2019年到2021年期間,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共4922家精專特新“小巨人”企業,包括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的重點領域。其中,“專精特新”上市公司共有311家,總市值約3.15萬億元。未來,隨著“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整體的發展壯大,“小巨人”名單中未上市的企業或陸續登陸北交所或其他交易所,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專精特新”企業集中于“雙創”板塊,具有“盈利能力強、成長空間大、研發投入高”三大核心特征。首先,從行業分布來看,大部分企業集中在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中高端制造領域,是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整體盈利能力突出。其次,從研發支出來看,多數企業深耕細分領域,專業化程度高、創新能力強,2020年整體研發支出占營業比重為5.74%,研發投入整體處于較高水平。最后,從市值規模來看,百億元以下公司當前仍占主導地位,在培育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政策推動下,“專精特新”“小巨人”有望迎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數據來源:華西證券,《何為“專精特新”企業?》,2021.08.12)
博時基金認為,“專精特新”企業有望實現持續產能擴張和盈利兌現,存在較大的市值增長空間,具備較大投資價值。“專精特新”企業作為提振經濟質量、強化經濟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新時代的發展創造新動能。
博時基金在“專精特新”投資方面具備以下核心優勢——在產品方面,博時一直積極參與新三板精選層產品的籌備工作,對北交所上市公司具備優秀的研究和投資能力;在研究方面,博時長于研究硬科技和新興產業等方向,建立起針對“專精特新”賽道的系統研究框架;第三,由于“專精特新”方向細分賽道較多,博時在投研一體化的基礎上,構建起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的研究體系,形成多級細分、高頻次的產業跟蹤體系,力求在短中長期都能尋找到最佳投資方向。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目前我國資產管理規模最大與管理公募產品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作為價值投資理念的首倡者和堅定的踐行者,博時基金在業內率先進行了投研一體化改革,形成了研究驅動型、多元化的風格投資策略,以良好的業績贏得口碑。截至2021年9月30日,博時基金公司管理資產總規模逾1.6萬億元,累計分紅逾1509億元人民幣(剔除貨幣基金后),共獲47座金牛獎,是1.4億用戶的信賴之選。(數據來源:博時基金2021年三季報)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凈值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產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時關注本公司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于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并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基金合同中關于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不應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