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個連接器,卻構筑了通信領域的基礎,從基站建設到防務裝備都有它的身影。富士達已深耕射頻連接器這一細分領域長達20多年。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西安高新區錦業路的富士達廠區。在廠區門口,工人們駕駛著叉車來回忙碌著將打包好的產品裝車,即將送往客戶手中。據了解,這種繁忙的景象已經持續多時,目前公司已經滿負荷運轉。
據富士達總經理武向文介紹,公司募投的新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建設已基本完成,計劃在年底實施搬遷,新廠區將解決目前困擾公司的產能問題。憑借優良業績,2020年7月,富士達成為全國首批、陜西省首家新三板精選層企業。2021年11月15日,正式平移至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為上市公司。
永葆創新源動力
1998年,郭建雄、武向文等5人籌借2萬元,租了一間民房,開啟了創業之路。即便起步艱難,但富士達高標準要求自己,瞄準國際市場,苦練內功,立志做一流的企業,提出了“創國貨第一品牌,與國際名牌一比高低”的宏偉目標。
據武向文介紹,目前公司主導、參與制定了11項IEC國際標準,是我國射頻連接器行業擁有IEC國際標準最多的企業。
2007年,富士達作為第一起草單位,與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所共同起草制定了國際IEC標準,這是我國射頻連接器行業發布的第一項IEC國際標準,也是亞洲地區連接器第一項IEC標準。談及此,武向文頗顯自豪,這一國際標準的發布,也象征著國內連接器行業在國際舞臺上有了話語權。
在武向文看來,創新是企業的立命之本,即便在創業初期,富士達也保持高比例的研發投入,購置了先進的20GHz矢量網絡分析儀和電磁場仿真軟件,補全了仿真、測試及優化能力,提高了高端產品開發能力。
“圍繞技術創新的主線,目前富士達也成為國內該行業的領軍企業。我們現在研發人員有一百多人,申報200余項專利。”武向文表示,現在富士達也已經從射頻連接器的制造商變成綜合互聯方案的提供商?;趶姶蟮膭撔铝?,2020年富士達也進入國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
據悉,目前富士達已掌握了射頻同軸連接器設計、制造核心工藝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電連接器特別是微型連接器的生產技術經驗。
深耕三大市場
近年來,富士達業績穩步提升,營業收入由2018年的3.93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5.41億元,對應凈利潤也由2018年的2120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6848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52億元,同比增長15.46%;實現歸母凈利潤7284.88萬元,同比增長54%。業績迅速增長背后源于通信和防務市場需求的爆發。
據武向文介紹,目前軍工、民用通信和國際市場是公司主要的三大市場,主要客戶涵蓋了華為、RFS等全球知名通信設備廠商以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央企集團下屬企業或科研院所。
對今年軍工防務領域的需求大增,武向文表示,公司早在2013年就已布局軍工領域,并參與多個預研項目。
多年來,公司擅長未雨綢繆,長期布局。在通信領域,富士達與華為的合作可以追溯至1999年,長期的跟蹤也使得富士達與客戶共同成長,并幫助客戶解決痛點。而與華為、中興等國內知名企業合作,也讓富士達在軍民用通訊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應用領域、客戶群體的差異,客戶需求也不盡相同,這對富士達生產管理流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談及產品定制化趨勢,武向文表示,公司會對產品進行梳理,進一步提升標準化體系,降低定制化生產管理的難度,力求在復雜需求條件下,使客戶需求和企業柔性生產之間達到完美平衡。
武向文表示,未來公司也將繼續深挖三大市場發展潛力,做好研判跟蹤工作。
迎來發展新階段
隨著訂單爆發式增長,2020年富士達產能利用率達到飽和,連接器和電纜組件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6.3%和103.1%,產能提升迫在眉睫。在精選層掛牌后,公司將募集資金投向了新產業基地的建設工作,解決目前困擾公司的產能問題。
目前,5G網絡在全球范圍內正在加速發展,富士達也將充分受益。在武向文看來,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富士達將迎來發展的最好機遇。
安信證券研報表示,隨著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的提高,公司在保持通信市場領先優勢的同時,預計將進一步拓展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計算機網絡設備、醫療設備等市場的消費群體。隨著公司產能的釋放,將會增厚公司業績。
北交所設立后,富士達正式成為北交所上市公司。展望未來,武向文表示,北交所的設立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公司將一如既往地以文化為引領,依托研發優勢,緊緊抓住國家新基建與軍工發展的有利契機,推動我國射頻連接器行業的技術進步,躋身射頻連接器行業國際知名品牌行列,在高速成長的行業環境中努力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