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年的產品布局規劃中,公募基金將布局特色產品擺在重要位置。為把握北交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各家公司正加強對專精特新等創新型公司的研究和價值挖掘,并探索主題產品的開發設計。而對于百億級別的碳中和賽道,公募也在積極加碼投研力度。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有更多特色基金品類進入市場,進一步豐富產品體系。
積極布局北交所投資機會
北交所的設立及開市是今年資本市場的一件大事。首批北交所基金熱銷,公募基金正在積極準備,密集布局投向北交所市場的基金產品。
博時基金表示,公司日前發布公告,旗下基金根據基金合同約定可投資上市交易股票的,在遵守基金合同所規定的投資目標、投資策略、投資范圍、資產配置比例、風險收益特征和相關風險控制指標等前提下,可參與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的投資。此外,博時基金未來將深入研究國家科技創新發展趨勢,適時布局新的權益基金和ETF產品。
國泰基金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一直密切關注北交所上市企業情況,正在研究相關產品開發。”
實際上,對于北交所的投資機會,公募可謂行業總動員,大中型公募,小型基金公司都積極行動了起來。
“對于我們這個體量的公司而言,尤其要把握經濟格局的變化,抓住市場格局的變化,加強對專精特新這些創新型公司的研究和價值挖掘。”德邦基金內部人士介紹,一方面,公司會考慮現有產品將北交所納入投資范圍,另一方面,積極探討設計針對北交所的專門產品。“我們的核心決策點在于北交所的投資機會是否足夠為我們的投資人帶來良好收益,絕不會為了追逐熱點而投資。”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征戰新領域都取得出色成績。比如,科創主題基金,根據Wind咨詢數據,截至2021年11月26日,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成立以來回報都已翻倍。此外,2020年成立的首批6只新三板精選層基金,業績雖有一些分化,但多數產品表現不俗。
加碼綠色投資
業內普遍認為,“碳中和”是一個值得持續挖掘的投資“富礦”。綠色投資風起云涌,成為公募基金未來投資的重點賽道。
在匯豐晉信基金總經理李選進看來,“‘碳中和’可能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次機會,未來會積極考慮通過布局相關的公募基金產品,來幫助投資者把握這一重要機遇。”
李選進介紹,上半年,匯豐投資管理在亞洲市場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八成以上的受訪投資者認為ESG投資至關重要,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將其納入投資考慮。其中有近六成的內地受訪投資者表示,阻礙其進行ESG投資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滿足需求的可持續投資產品。
“從歐美市場來看,ESG投資已經成為一種炙手可熱的投資方式。去年全球各大基金公司共發行了700多只ESG相關基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球ESG基金規模已超過2萬億美元。在ESG投資方面,公募行業還大有可為。而且我們也看到,這兩年,監管層在積極鼓勵基金行業對ESG投資的嘗試。未來匯豐晉信會考慮參考和借鑒匯豐投資管理在海外市場的成熟經驗,結合國內市場的實際情況,探索ESG產品,滿足國內投資者日益增長的ESG投資需求。”李選進說。
在寬基類產品層面,招商基金今年發行成立了滬深300ESG ETF,是首批應用中證ESG指數發行產品的公司之一。招商基金認為,公募基金在投資過程中需更多考量ESG尤其是環境因素。“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反映的是中國經濟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強烈環境訴求,將ESG尤其是環境因素貫穿于投資過程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已經布局了“碳中和”相關基金產品,未來將進一步加碼相關投資機會的挖掘和把握。華富基金今年推出了新能源基金,該公司表示長期看好這些投資主題,未來會根據市場情況適時推出相關主題的新產品。
諾德基金也透露,公司將圍繞“碳中和”方向,擇機布局新能源等相關主題產品。
國泰基金已推出的相關產品覆蓋“碳中和”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此外,國泰基金還在進一步加碼綠色投資,上報了國泰MSCI中國A股ESG通用ETF等產品。
德邦基金表示,公司現有的權益產品已有主攻“碳中和”方向的基金,同時還在討論布局相關領域的主題型產品。
就ESG主題基金而言,博時基金在行業內率先關注并開發了ESG主題產品,博時基金表示,“碳中和”、碳金融乃至ESG所涉及的產業鏈上下游十分寬泛,公司將持續做好研究儲備,提前布局可能的投資新熱點,為投資者提供精準及時的投資工具,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在產品布局和發行過程中,基金公司對政策性支持等也有所期待。博時基金希望能有進一步引導行業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政策。
諾德基金表示,近兩年,公募基金行業高速發展,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認可度逐步提升。隨著持有期、定期開放等類型產品的增加,投資者的體驗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在未來的產品布局和發行過程中,應進一步注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及持有體驗,盡力解決“產品賺錢而投資者不賺錢”問題,讓更多投資者能夠分享經濟增長及企業成長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