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震蕩市偏債混合型基金穩定性優勢凸顯 基金公司積極布局

2021-12-10 10:17:30 作者:張明江

今年2月份后股市漲漲跌跌、行情輪換頻繁,權益類基金整體雖然取得正收益,但首尾差距超過150%、基金業績頻繁回撤“勸退”不少投資者,下半年來新基金發行市場持續遇冷。

在各類型基金中,偏債混合型基金整體回撤率最小且整體平均收益可觀,應對極端市場行情,配置偏債混合型基金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持有體驗。目前在發的偏債混合型基金有27只,偏愛低風險基金產品的投資者可適當配置偏債混合基金。

債混合型基金整體回撤小 穩定性優勢凸顯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成立于2021年前的599只偏債混合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年內平均最大回撤率為4.29%,其中回撤率最大的也未超20%,半數偏債混合型最大回撤率甚至低于3%。

相比之下,成立于2021年前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最大回撤率超20%,銀河龍頭股票最大回撤率甚至接近40%,300余只普通股票型基金最大回撤率超20%;此外,成立于2021年前的增強指數型基金年內平均最大回撤率超15%,靈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最大回撤率超13%,平衡型混合基金年內平均最大回撤接近13%,成立于2021年之前的混合型FOF年內平均最大回撤也接近9%。

在今年持續震蕩的市場行情中,偏債混合型基金相較其他各類型權益類基金表現更穩健、回撤更小。此外,偏債混合型基金整體平均業績并未大幅落后其他各類型基金。

數據顯示,成立于2021年之前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內平均上漲11.57%,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漲9.64%,增強指數型基金平均上漲9.27%,靈活配置型基金平均上漲10.66%,平衡型基金平均上漲3.59%,混合型FOF平均上漲4.78%。而偏債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漲5.67%,平均漲幅甚至高于平衡型基金和混合型FOF。

另據數據顯示,成立于2021年之前的599只偏債混合型基金中僅30只年內負收益,正收益的偏債混合型基金占比高達95%,而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正收益基金數量比例均不足70%,此外,增強指數型基金正收益基金數量占比74%,僅混合型FOF正收益基金數量比例高于偏債混合型基金。

具體來看,截至12月8日,偏債混合型基金中,華商雙翼平衡混合、易方達鑫轉增利混合A、易方達鑫轉增利混合C三只基金年內凈值漲幅已超30%,華商雙翼平衡混合年內漲幅接近40%;負收益的偏債混合型基金中,東方紅智逸滬港深定開混合年內跌幅最大,年內凈值累計跌幅也僅5.22%,添富年年泰定開混合C、華潤元大欣享混合C、添富年年泰定開混合A等4只基金跌幅超4%。

年內依然有30余只偏債混合型基金在發待發

對于偏債混合基金而言,在資產配置比例上,一般在合同中會約束其權益投資比例需控制在40%或者30%以內。基金經理可根據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形勢,作出一定的變化和調整,但整體區間基本保持在合同約束下的中性位置:15%-25%。在行業配置層面上,則顯現出三大特點:一是整體配置較為均衡,各類行業均有涉獵;二是結構層次較為鮮明,保持著消費、金融相對穩健行業的底倉配置,同時也會對市場呈現的產業機會加以把握,比如近年來加大了對電氣設備、電子等高景氣賽道的配置;三是配置紀律性高,盡管以新能源為代表的行業收益彈性高,但高彈性往往意味著高波動,因此為落實低回撤這一理念,對這些高景氣高波動行業的配置比例會有所克制。而在債券部分的配置上,主要券種配置為企業債、中票、金融債、可轉債等,其核心在于控制好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確保基礎收益的來源穩定。

盡管偏債混合基金整體呈現出良好的風險收益特征,但同樣的類別里,頭部和尾部的基金表現依然有明顯差距,核心則在于不同管理人的實踐效果水平的差異。偏債混合基金在定位上,對于控回撤和增收益的要求都比較高,業績表現最終是落實到對基金經理能力的要求上。一般來說,偏債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有兩種選擇:一是股債雙修的單基金經理,這要求其股和債的研究能力都較強;二是雙基金經理,主攻權益和債券的兩位基金經理會分別在自己擅長的股票和債券頭寸之內進行管理和協作,力爭將各自的專業能力有機融合,實現“1+1>2”的效果。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固收+”備受基金公司推崇,借助于資產配置的力量,力爭在風險與收益間尋求平衡的“固收+”憑借著優秀的業績表現給很多追求穩健的投資者帶來了良好的投資體驗,而偏債混合型基金正是“固收+”的典型代表。

數據顯示,目前在發的偏債混合型基金有中加郵益一年持有混合、華夏穩福六個月持有混合、招商瑞鴻6個月持有期混合、南方寶昌混合、博時浦惠一年持有期混合等27只,還有6只偏債混合型基金待發,在發待發的偏債混合型基金數量依然有30余只,在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偏債混合型基金將迎來資產配置的好時機,成為眾多基金公司布局的重點。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