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德時代被調入保險主題指數基金”沖上熱搜。
對此,基民紛紛表示:“保險指數基金買寧德時代,合理嗎?”還有人質疑“基金經理高位接盤寧德時代”, 究竟怎么回事?
寧德時代成第四大權重股
12月16日,投資者在一只基金的評論區“吵翻”了:由于指數調整樣本,寧德時代一舉成為中證方正富邦保險主題指數的第四大權重股,占比達10.26%,跟蹤該指數的方正富邦保險指數基金被推上風口浪尖。
基民發現,自己沖著“低估值”買入這只基金,卻因為納入寧德時代,該指數在三方平臺上突然從“極度低估”變成了“正常”。一位基民對此表示不理解:“看到當前估值比歷史97%的時間低就進來了,沒想到人家可以今天97%,隔天就變成59%。”
對于這些質疑,方正富邦基金在財富號上回復:“作為一只指數基金,完全復制指數,所以會根據指數成分股的調整而進行調倉。基金管理人在調樣方面完全不存在主觀能動性,對于所有成分股不存在接盤問題。此外,雖然該指數由方正富邦冠名,但指數編制方案一旦確定,后續的計算和維護全部由指數公司負責。”
也就是說,這只基金之所以買寧德時代,是因為指數調整而被迫買入。不過,為何主業與保險沒有關系的“寧王”,會被調入保險主題指數?
投資者“靈魂拷問”
根據中證方正富邦保險主題指數編制方案,若保險行業證券數量超過20只,則選取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前20的公司;當保險行業證券數量不足20只時,則先將保險行業證券作為指數樣本,然后將參股保險公司金額大于1000萬元的上市公司,依照參股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納入,直到樣本數量達到20只。
根據小康人壽(原中法人壽)2020年12月發布的公告,小康人壽發生股東變更,寧德時代認繳出資9億元,持股占比30%。因此,寧德時代屬于參股保險類上市公司。
對于這一解釋,不少投資者和專業人士并不買賬。
有投資者質疑:“寧德時代的權重居然比新華保險和中國人保都多,也太不合理了!”
對此,方正富邦基金財富號回應稱:“關于權重問題,根據指數編制方案,保險行業權重75%,參股保險類公司權重25%,指數公司會根據成分股自由流通股份來計算成分股權重,寧德時代市值比較高,因此權重在參股類成分股中相對較高。”
對于調整結果,資深基金研究員楊佳星評論:“納入寧德時代肯定是不合理的,一方面寧德時代的主業與保險無關;另一方面,寧德時代參股的保險公司也并非行業龍頭,不具備與其在指數中的權重相匹配的保險業地位。”
指數樣本數量不足
可以看到,指數“夾雜”著主業非保險的上市公司,原因在于保險行業證券數量不足,需要納入參股保險公司的公司。事實上,另一中證保險主題指數基金的十大權重股中,也有四只通信等其它行業個股。
對于這種樣本數量不足的指數,楊佳星認為,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在樣本數量不足20只時,以當前樣本數量為指數數量,并隨著該行業上市公司增加逐步將樣本增加至20只;另一種是在沿用現有規則的情況下,對“參股該行業公司金額大于1000萬元的上市公司”多加一條限制規則,即參股該行業公司需在該行業監管機構定期披露的行業市占率(或收入)排名在前20,例如銀保監會定期披露的行業保費收入情況中排名在前20,將“依照參股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納入”作為收入排名的次要排序條件,或作為指數樣本比例的參考依據。
“其實一些指數樣本較少的問題已經引起監管關注,監管對主題指數的管理也是趨嚴的,很多基金公司現在想申請一些樣本相對較少的窄基指數基金的時候都會受限。”一位基金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