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年度回報首尾差異大 買基金只能憑運氣嗎?

2021-12-20 17:27:31

2021年基金年度業績盤點進入白熱化階段,冠軍候選人、新銳黑馬、種子選手等奮勇爭先。投資者翹首以盼,看8000多只基金誰能最終脫穎而出。有紅榜,自然也有黑榜。據超姐統計,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基金首尾業績差距在170個百分點以上,中位數為3.61個百分點。

今年A股市場風格分化,板塊輪動加快,很多投資者抱怨今年買的基金沒趕上趟,手里持有的去年“牛基”,今年的凈值增長率在正負收益之間波動,而那些重倉新能源、光伏的基金,獲得了翻倍的回報。超姐根據銀河證券統計的數據做了梳理,截至2021年12月10日,2020年排名同類前1/4的標準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今年仍繼續排在前1/4的基金不到1/3。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有近25%的基金,今年收益排名落在后1/4。

主動權益基金排名座次發生大變化,一方面是因為市場風格分化加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公募基金連續取得績優業績的難度大,因為每個基金經理的能力圈相對有限,不可能在每一年都取得領先同類的成績。

面對全市場8000多只基金,普通投資者怎么選?難道投資就是坐等風吹來,買基金只能靠運氣嗎?超姐今天簡要地分享幾個挑選基金的原則。

當我們在選基金時,我們在選什么?

很多投資者在挑選基金的時候,眼睛往往只盯著收益率這個指標。但歷史業績只是基金考察維度上的一個截面數據,如果憑借過往好數據就認定這是好基金,那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選基金要建立全面的考察維度,而考察什么、哪個維度最重要,取決于我們的投資目標。也就是說,結合我們自身的理財需求(含收益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出能夠滿足我們目標的未來“牛基”。

不同的投資者,在年齡、收入、能承受的風險、投資金額、時效性要求及家庭結構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差異,導致投資的需求和選擇也會有很大差異。因此,在選基金之前,投資者需要先明晰自己的投資目標和相應可能要承擔的理財風險,將目標和風險調整到一個可以接受的位置。明確投資需求,這是理財決策的第一步,必須由投資者自己評估完成。

明白自己要什么以后,才進入選基金的過程。以單一基金投資為例,風險由低到高的基金品類是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權益型基金,投資者可以先結合自己的風險偏好先定品種,再逐步細化到挑基金。

在品類風險適配的基金中,投資者還需要根據投資目標設置進一步的考察維度。舉個例子,超姐會將這個過程拆解為兩部分:一是定量分析,包括業績指標分析(收益、風險、風險調整后收益等)、業績歸因分析(資產配置貢獻、行業/風格貢獻、個股/個券貢獻等)、持倉結構分析(持倉穩定性、集中度、特異性等)等;二是定性分析,包括對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投研團隊的調研分析等。

普通投資者可能沒有條件將上面的工作分析得這么完善,因為定性部分涉及基金經理深入調研和持續跟蹤,定量部分也要對基金的持倉、歸因做比較深入的分析。那么,對于普通投資者選基金,超姐也分享幾點注意事項。

1、業績分析宜長短結合。短期收益排名前列的基金,可能是因為重倉單一行業或剛好踩中了市場“風口”,這種突出的業績能長期延續的概率較低。因此,超姐建議從短、中、長期多維度分別進行考察,更重視中長期的業績。

2、重視回撤。基金的風險評級和基金分類只是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出發,并不代表產品運行中的表現。超姐請大家關注“最大回撤”,它反映的是在一段時間內基金凈值收益率下跌的最大幅度,也就是買入基金后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買入前自我評估一下,能否經受住歷史最差的情況。

3、關注持倉。基金凈值增長率、最大回撤都屬于基金運作的外在表現,基金經理到底是按照什么樣的策略來管理,投資者可以通過定期報告披露的行業配置和個股配置,通過歷史持倉分析基金經理的思路,預判策略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資產配置:一枝獨秀不如春色滿園

通過上述基金篩選的討論,可能投資者會覺得機構挑選基金的視角比較全面,標準更科學。其實機構選基金,核心優勢并不在基金選擇上,而是在資產配置上。

市場的風格切換如同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沒有四季輪回里常開不敗的花,也沒有能適應所有風格的基金經理。因此,與其等待一枝獨秀,不如力爭春色滿園。市場永遠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希望通過資產配置讓組合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擁有更多的確定性。

以超姐所在的廣發基金資產配置團隊為例,我們擁有一支資深的投研團隊,除了有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GFund基金綜合評價體系,還有專業成熟的資產配置框架,具體主要包括SAA戰略資產配置和TAA戰術資產調整兩個部分。

對于SAA戰略資產配置,我們會根據組合本身的風險和收益偏好,結合對大類資產的中長期收益判斷,來確定組合的資產配置中樞。對于TAA戰術資產配置,我們會結合宏觀政策面、基本面、估值技術面以及對行業風格的研判等,動態調整各類資產比例。通過SAA和TAA兩大步驟,我們希望能解決投資者配置難和擇時難的問題。

機構投資者通過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讓基金的選擇和配置更加科學專業。這樣做不是讓FOF擁有更突出的收益獲取能力,更多是希望優化持有人的投資體驗,讓投資者“拿得住”,力求讓基金凈值增長真正能變成基民的持有收益。

曾經有人問巴菲特:“你的投資方法看起來并不難,但為什么別人不愿意去做?”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有人愿意慢慢變富。”事實上,投資,尤其是基金投資,更需要用長期的眼光去看待,做時間的朋友。基金投資,慢就是快。這才是我們獲取財富的密碼。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