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降碳減排、綠色發展”成為全球共識,我國也將“碳達峰”、“碳中和”定為國策,一系列利好政策密集出臺,涉及裝機規模、發電補貼、發電消納等多個方面,光伏產業正步入黃金賽道。盡管開年以來光伏板塊正遭遇回調壓力,但短期調整也為之前來不及上車的投資者提供了低位入場的良機。把握這一入場窗口,光伏指數基金家族再迎生力軍,嘉實中證光伏產業指數發起式基金于1月10日起全面發售。
目前全球能源結構不斷向新能源轉型,而光伏已經成為度電成本最低的電源之一,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力軍。根據Bloomberg統計,2009到2021上半年間,光伏和風電LCOE大幅降低,其中光伏發電成本在10年間已經下降超89%,且據IRENA預測,光伏在未來仍有30%-50%的降本空間,有望成為發電成本最低的電源類型。
積極推動光伏和風電產業發展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碳減排的大趨勢下,我國光伏和風電新增裝機量將繼續快速增長。根據中國光伏協會預測,保守和樂觀情況下2025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量分別達90GW、110GW,年復合增速13%、18%。我國光伏企業在全球競爭格局中優勢突出,是目前少數可以做到“卡國外脖子”的產業之一。據中國光伏協會統計,當前我國光伏已經基本完成全產業鏈國產化,且多晶硅、組件產量連續9年、13年位列全球首位。
嘉實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基金的跟蹤標的——中證光伏產業指數是反映中國光伏產業公司整體表現的“風向標”,其選取50家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的龍頭企業作為樣本股,樣本股每年6月及12月還會調整一次,保證光伏龍頭的“吐故納新”,增強指數的生命力。50只成份股龍頭效應顯著,絕大部分成份股市值分布在100億以上,其中200億以上市值的光伏龍頭股票權重合計占比達到66%。
從歷史表現看,中證光伏產業指數也表現突出。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月7日,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從2012年12月31日基日來累計收益率為377.30%,年化收益率為19.50%;近3年累計漲幅239.14%,相當于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57.89%的4倍左右。
考慮到光伏產業個人投資難度系數較大,對于想要把握低碳時代光伏產業投資前景的投資者來說,建議把握開年來的這波回調,借助一鍵跟蹤50家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龍頭企業的嘉實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基金來借基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