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永贏基金李永興解讀兩會投資機遇:“穩增長”可能成為全年政策主線

2022-03-07 11:49:38

1、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兩會政策,較為關注哪些政策?

1)關注“穩增長”相關政策的進展。地方兩會中的共性往往是全國兩會的先導,盡管具體抓手有因地制宜的差異,但多數省級行政區都已將“穩增長”列為2022年重點工作,預計全國兩會也將延續這一基調。落實到政策,兩會或將從貨幣信貸、財政預算、基建地產等領域進一步加力“穩增長”,其中,地產信貸政策力度以及新老基建的側重部分是重點關注的方向。

2)關注區域發展平衡和共同富裕的相關內容。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中強調了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問題,推動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8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研究扎實促進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等問題;11月十九屆六中全會再提“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等等,結合高層次會議對于共同富裕多次提及和表態,我們預計保障性租賃住房、教育公平和消費升級等共同富裕相關議題,也可能成為本次兩會探討的焦點。

3)關注十四五規劃初期落實及部署內容。從1995年到現在的兩會期間資本市場經驗來看,在發布五年規劃綱要的年份,相關領域一般都會成為兩會期間的結構性熱點。2021年中央及各省陸續發布十四五規劃全文內容,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一年,其部署的重點工程項目、已完成的基礎性工作可能會受到市場關注。

2、 您認為“穩增長”政策是否有新的政策出臺,未來會帶來哪些投資機遇?

自2021年三季度開始,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我們看到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房地產信用風險疊加增長下行預期加重市場擔憂。在此背景下,2021年7月政治局會議初步釋放寬松信號,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本輪“穩增長”方向。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或仍承壓,“穩增長”可能成為全年的政策主線,地方兩會對此高度重視,全國兩會及后續政策大概率也將圍繞擴內需持續演繹,具體路徑可能有持續加碼新基建、有限度重啟基建地產投資、刺激消費等。目前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對該方向政策演進的預期,未來相關板塊能否形成趨勢行情還需基本面數據的驗證。

3、日前部分地區房地產政策有所松動,您如何看待?

目前地產政策的邊際松動信號正在增強,但支持力度較為克制。一方面,需要緩解信用風險給地產行業帶來的壓力,改善資金循環,并且使用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結構上的優化,另一方面則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防止房價非理性上漲。總體而言,地產政策松動是在一定限度內,階段性對沖年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房住不炒”依然是中長期政策主線。不過,從影響來看,地產的企穩和放松將從邊際上提升市場情緒和幫助經濟企穩。

4、從歷史來看,兩會對A股走勢影響有多大?

從歷年兩會前后A股市場表現來看,從春節至兩會期間多為“春季躁動”階段,A股表現通常較活躍,各大寬基指數這一階段多以上漲為主。隨著兩會召開以及期間多項政策的發布,此前的政策預期得以兌現。尤其兩會之后,A股進入大規模年報、一季報披露期,市場走勢趨于平穩,通常主邏輯會逐漸回歸至基本面驅動,業績確定性高的板塊往往能更多獲得資金關注。目前市場對兩會釋放更多“穩增長”的相關政策較為期待,除此之外,可能還會涌現出一些新熱點并成為全年的投資主線。

5、2022年以來市場風格切換較大,目前影響市場的因素有哪些?

開年以來,全球主要市場波動普遍加大,美聯儲及歐洲部分國家貨幣政策的“鷹派”表態帶來流動性的擔憂,部分區域沖突事件仍在繼續發酵;國內方面,政策“穩增長”逐步發力,但在經濟數據沒有出現明顯企穩跡象之前,投資者情緒仍然保持審慎,國內疫情散發也加重了投資者對于經濟增長尤其是消費的擔憂。多重因素的交織導致資金在下跌中從高景氣賽道流向安全邊際高、估值低位的防御性板塊,銀行、基建以及困境反轉預期的旅行、餐飲和航空等板塊表現得更加抗跌,而新能源、半導體等熱門賽道則迎來持續調整。后續來看,隨著穩增長政策加快落地、防疫政策朝常態化轉向,此前由于基本面疲弱而導致對寬信用信心不足的悲觀情緒有望得到緩解,市場有望迎來超跌后的修復式反彈,但持續性的向上行情需要等待經濟預期明顯改善以及海外風險充分釋放。

6、您認為2022年投資主線是什么?看好哪些板塊?

關注的行業主要有三個方向,第一是房地產龍頭公司,去年房地產政策影響較大,造成一些民營企業風險暴露,同時去年的房地產銷售已經加倍傳導影響到拿地開工,若一兩年后需求未出現大幅下滑,房地產行業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屆時房價也將面臨上漲壓力。因此從房地產政策的角度看,到了需要糾偏的階段。對房地產龍頭公司而言,無論政策是否糾偏,均會有不錯的投資機會。若政策糾偏,將迎來整體性的投資機會;若政策較嚴厲,龍頭公司的市占率和利潤率可能實現雙升,迎來系統性估值提升機會。

第二關注雙碳政策下新能源發電、儲能配網改造的機會。去年雙碳政策推進力度較大,對民生用電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雙碳政策會進行一定程度糾偏。這意味著對上游供給的壓制、對能耗指標的管控,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放松。在雙碳政策大方向不改的背景下,新能源發電以及配套的儲能電網改造的投資量大概率會上升,因此新能源發電、儲能配網改造長期來看可能仍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第三關注智能汽車投資機會。近幾年新能源車的發展主要聚焦于電池技術,而當前階段,新能源汽車提供的智能化體驗將成為搶奪市場份額的新焦點之一。在智能汽車領域,產業鏈推進的速度有望加快。智能化零部件的認證周期通常需要三年以上,但造車新勢力將認證周期縮短至一到兩年,極大程度加快產業鏈的推進。2022年,智能汽車包括汽車電子產業鏈是我們關注的方向之一。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