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興制藥4月18日晚發布2021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85億元,同比增長5.32%;公司期末總資產為28.29億元,較期初增長19.54%;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19.11億元,較期初增長4.4%。
科興制藥表示,2021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科興制藥聚焦生物藥賽道,打造核心生物技術平臺,堅持“創新+國際化”戰略,同時探索生物技術在大健康領域的廣泛應用,積極培育孵化新產業。2022年公司將在既定的戰略方向及布局指引下,秉承“加快國際化步伐、加大產品引進、堅定研發創新、積極培育新產業”的主題,在新冠小分子口服藥、國際化、研發創新及產品技術引進等方面加快步伐。
研發創新 深度布局優質賽道
作為科創板企業,創新驅動一直是科興制藥發展的原動力。自上市以來,科興制藥在研發投入上持續加強,2020年其全年研發投入6011.07萬元,同比增長30.20%;2021年研發投入更是提升到1.23億元,同比增加6284.01萬元,增幅達104.54%。其中,公司產品人促紅素注射液36000IU取得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藥品補充申請批準通知書》,新增“非骨髓惡性腫瘤化療引起的貧血”適應癥,是目前國內第二家擁有該規格的公司,該適應癥的獲批可擴大人促紅素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同時,研發團隊規模也較2020年增長14.12%,碩士以上人員規模增長93.75%,博士以上人員規模增長85.71%,人才結構持續升級。
在研發布局上,科興制藥采用“自主研發+合作開發”模式,與國內外先進科研院所及研發型公司密切合作,在新型蛋白、新型抗體和核酸藥物等領域逐步實現技術突破與領先。與知名高校研發團隊的幾項合作開發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等領域,技術類型包含了新型重組蛋白、新型雙特異性抗體、細胞外囊泡遞藥等,研發管線的創新性和先進性都有了明顯提升。
產品引進 海外商業化平臺價值凸顯
科興制藥擁有20多年海外商業化經驗,已實現產品在巴西、菲律賓、埃及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準入和銷售。公司海外商業化的成功實踐、優質資源,和快速的海外注冊能力,已經成為吸引國內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的重要因素。2021年科興制藥大力引進多款國內高端復雜制劑,進一步豐富了抗腫瘤、免疫等重點賽道的產品管線組合,構筑起科興制藥特色的海外商業化平臺,助力中國藥品成功出海。
其中,白蛋白紫杉醇已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藥品上市申請《受理通知書》;英夫利西單抗已向合作區域內7個國家提交藥品準入注冊申請文件以及32個國家的合作意向協議;貝伐珠單抗的海外注冊工作也在逐步推進中。據了解,三款藥品目前的全球銷售額分別在十幾億到數十億美元間,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
報告表示,未來,隨著公司海外商業化戰略的推進,公司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以“三高一快”標準開展商業化項目的拓展工作,快速搭建公司海外商業化抗腫瘤、免疫等重點領域的產品組合,并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海外商業化平臺的戰略價值。
終端覆蓋 持續夯實基礎穩增長
2021年,科興制藥繼續深耕終端市場,在精細化管理下,國內渠道覆蓋成果顯著,為營收的穩增長夯實了基礎。科興制藥營銷終端覆蓋各等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藥店等超19000家,與2020年末相比增加近3000家,其中醫院近7000家,第三終端超8000家,藥店超4000家。核心產品國內市場銷售收入穩步增加,其中常樂康同比增加38.63%;白特喜同比增加20.28%;依普定同比增加14.55%。
此外,根據米內網統計的數據結果顯示,“賽若金”2020年國內短效注射用人干擾素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占有率為30.81%,“依普定”2020年在國內人促紅素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且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除“創新+海外商業化”雙輪驅動外,科興制藥在產品生產標準上繼續嚴格要求,深入推進國際化質量體系建設,其按照國際先進質量標準,主動升級質量管理體系,針對已引進的白蛋白紫杉醇項目,已著手開展歐盟質量體系建設工作。常樂康擴產完成產線建設并合規達產,賽若金擴產及克癀膠囊進入工藝驗證階段,生長激素中試車間已完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