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實體企業、探索發展新路——2021年‘大商所企風計劃’基差貿易案例”系列報道之三
2018年12月10日,乙二醇期貨在大商所上市后,價格發現功能充分發揮,并為聚酯產業提供了更完整、更全面的原料避險工具體系。國內現貨市場價格逐漸轉變為以期貨價格為基準,基差貿易開始成為主流,在幫助貿易商穩定客戶關系,助力消費企業穩定生產成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年間,面對乙二醇價格的的大起大落,華泰期貨在服務中小企業過程中,發揮研究院及風險管理公司的力量,通過“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下稱“大商所企風計劃”),積極促成產業企業上下游客戶的基差貿易合作,為兩家企業客戶提升套期保值實踐能力,通過基差貿易增強相互合作黏性,實現合作共贏創造了機會。
期貨公司“搭橋”產業上下游
由于2020年四季度虧損較大,2021年年初乙二醇工廠降負意愿明顯,主港庫存處于下降趨勢,需求方出現淡季不淡的局面,總體估值偏低。2月底,乙二醇行情進入一波快速拉漲過程,短短幾個交易日內,現貨市場最高上沖至6500元/噸以上的價位。但市場在3月1日創下近幾年的高點短暫盤整后,就出現急速回落,很快回吐了前期90%的漲幅。市場大起大落,貿易商擔心拿貨后價格急跌造成虧損,下游工廠也由于畏高情緒不敢大量拿貨,貿易雙方亟待尋找恰當的工具解決困境。
江陰宏凱化纖有限公司(下稱宏凱化纖)隸屬江蘇華宏事業集團,主要從事滌綸短纖維及再生PET的生產,乙二醇年度使用需求約20萬噸,其中年度長約模式采購12萬噸,占比70%;市場現貨模式采購6萬噸,占比30%。宏凱化纖需采購乙二醇原料保障生產,但傳統一口價采購模式下,面臨高價被動采購的風險。
江陰市金橋化工有限公司(下稱金橋化工),主營液體化工產品的國際、國內貿易,業務范圍覆蓋全球多地,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服務企業500強。金橋化工從事乙二醇現貨貿易多年,2020年乙二醇貿易量超60萬噸,年銷售額為28億元。雖然有穩定的現貨和長約購銷渠道,但面臨庫存貶值風險。
了解這些情況后,華泰期貨決定為這兩家客戶“牽線搭橋”,通過“大商所企風計劃”項目促成雙方的基差貿易合作,并就行情研判等方面為項目提供支持。
首先金橋化工從上游按照長單價采購乙二醇庫存后,根據市場研判擇機對庫存賣出套保。隨后在與宏凱化纖簽訂基差貿易合同,待宏凱化纖確定點價時,金橋化工根據客戶指令對前期賣出保值的庫存買入平倉,平倉數量與宏凱化纖點價數量相等,最終宏凱化纖的現貨結算價等于“平倉成交價+基差”。通過基差貿易合同采購,宏凱化纖可在合同約定時間內點價,最終結算價按“期貨點價價格+基差”確定,獲得降低采購成本的機會,更好管控價格風險。
基差貿易讓貿易雙方實現共贏
具體操作中,金橋化工與宏凱化纖進行市場對接,在宏凱化纖有采購需求時,在對期貨盤面走勢進行研判的基礎上,結合采購成本給予市場基差報價。雙方根據各自在市場上了解到的情況進行基差報盤與遞盤。通常取雙方報盤與遞盤的平均價作為協商結果,并確定點價期,隨后完成合同簽訂。按照合同,收到預付款后,金橋化工在指定地點指定時期內交貨。
在約定點價期內,宏凱化纖可以根據期貨市場情況擇機點價。據了解,宏凱化纖根據生產情況決定現貨采購節奏,當現貨需求較為急迫時可能存在被動點價的情況;在需求較緩的時候,企業通常參考現貨均價走勢及對期貨盤面走勢進行判斷,當預期點價價格低于當月現貨均價時,或預期期貨價格將走強的時候,企業會選擇提前點價。
宏凱化纖決定點價時間后,雙方確定點價數量及價格指令。金橋化工期現部依據指令完成期貨平倉并出具成交細節,雙方按照“期貨實際成交價+基差”確定結算價,并出具點價確認書由雙方蓋章確認。雙方根據最終結算價多退少補,并完成發票開具。
2021年5月中旬,金橋化工與宏凱化纖簽訂了1000噸乙二醇基差貿易合同,確定點價基差為-20元/噸,并協商可先提貨后點價。點價合同簽訂后,期貨價格隨后出現較大幅度跌幅,宏凱化纖預期下方空間有限,且點價價位達到了心理預期,因此在期貨價格為4880元/噸時點價,最終現貨結算價為4860元/噸,對應5月現貨月度均價4876.55元/噸,實現了節約采購成本16550元。
對于金橋化工而言,在簽訂基差合同前后對1000噸庫存賣出套期保值,開倉點位平均為5222.5元/噸。宏凱化纖發出平倉指令后,平倉價位為4880元/噸,最終實現期現總收益325950元。
由于合同簽訂到點價期間正好處在期貨價格大幅度下跌階段,且金橋化工開倉套保時機正好選擇在市場階段高點,因此在期貨端獲取到的充分收益有效對沖了現貨端虧損。同時,宏凱化纖在期貨價格下跌過程中點價,進一步降低了采購成本,且并未犧牲上游供應商利益。
隨后,項目一直持續到當年8月。近半年時間里,貿易雙方共簽訂了9筆基差合同,涉及現貨量8522.52噸。其間,下游客戶宏凱化纖共進行12次點價,最終節約采購成本15.22萬元。金橋化工在期貨端的收益則有效彌補了現貨端銷售收入的下降,實現期現總利潤3.81萬元。
供應鏈一體化服務中小企業可期
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成熟,基差貿易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扎根成長,也逐漸成為乙二醇市場貿易的主流模式。對于下游消費企業而言,基差貿易相比傳統貿易模式,可實現先交貨、后結算,保證下游客戶生產和庫容安排更為從容,同時,點價權可以幫助買方企業降低采購成本、增加銷售利潤。對于貿易商而言,通過期貨市場轉移價格風險,在下游客戶采購成本下降的基礎上,貿易商總體收入并不會受到損失,能實現與下游客戶的共贏,增強客戶黏性。
“近年市場波動率加大,庫存管理難度也水漲船高,現在確實越來越離不開期貨市場的對沖保護了。”金橋化工乙二醇產品負責人何宗宇表示,無論是庫存還是正常的船貨采購,如果缺乏了期貨賣出套期功能,就不能真正對價格進行全時段的管理。據他介紹,現貨或船貨的采購對應期貨的賣出,即持有現貨,盤面對沖,形成基差正套配置,對應銷售下游工廠客戶是反套配置,這樣的進出項平衡十分有利于庫存管理,也可較大程度匹配了下游客戶點價需求。
何宗宇提到,目前公司也在鼓勵業務人員充分了解產業訴求和不同行業的經營特點,熟悉客戶運營情況,以幫助客戶優化采購流程與采購成本,希望在客戶困難時期幫助其制定基差貿易策略,通過先送貨、后結算等方式解決客戶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