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的大廠產小麥精制粉(5公斤裝)才30元一袋,新鮮的豬后腿肉不足10元/斤,今年春節前的市場物價令人滿意。”河南省鄭州市市民張振峰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在20多天以前,同一家超市的豬后腿肉是19.5元/斤,小包裝小麥粉更是貨架上難尋。如今,隨著各地貨物運輸的暢通, 各類政策性糧油及儲備食品的出庫,市場呈現出了糧、棉、油、糖、肉、蛋、奶等備貨充足、品類齊全、價格平穩的大好局面,春節期間國內城鎮居民的多元化、個性化等采購需要均能夠得到保障。
河北省一家大型制粉集團原料采購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制粉集團原料與產成品周轉庫存均略高于去年,充分考慮到了經濟回暖、人們消費需求釋放對面粉市場的影響。據他介紹,當前各類政策性庫存小麥陸續出庫,再加上產區農民、貿易商惜售心理減弱,特別是主產區雨雪普降,制粉企業原料供應充分有保障,從而也保證了小麥各類產成品的供應。
來自氣象部門的信息顯示,1月12日至15日,我國北方地區出現了入冬以來最大范圍的雨雪天氣,其中陜西、華北、東北地區東部、黃淮、西南地區東部、江淮、江漢、江南北部等地為小雨、中雨、小雪、中雪或雨夾雪天氣,江南中南部、華南等地則為小雨到中雨天氣。另外,作為農業與冬小麥生產大省,河南、河北、山東三省糧棉油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全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1月12日至15日,上述三省均有雨雪和強降溫天氣出現,有利于增加土壤墑情,為冬小麥生長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
據了解,從冬小麥播種以來的氣象條件分析,冬小麥播種前土壤蓄墑較為充足,為冬小麥順利出苗提供了良好條件。隨后各主產區先后出現了多次降水過程,有效地補充了土壤水分,保證了冬小麥的順利生長,如2022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冬小麥產區出現大范圍明顯降水過程,利于冬小麥冬前形成壯苗。目前,河南、陜西、河北、山東冬小麥均長勢較好,一、二類苗占比較高,為后期豐產打下了扎實基礎。
“國內各地糧油市場品種豐富、供應充足,與我國近年來持續出現高產現象也是分不開的。”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唐啟軍告訴記者,如2022年我國大豆產量達到了2028萬噸,增長了23.7%。在我國糧油產量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未來我們的糧油供應安全更有保障。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全年糧食總產量為68653萬噸,比2021年增加368萬噸,增長0.5%。其中,夏糧產量14740萬噸,增長1.0%;早稻產量2812萬噸,增長0.4%;秋糧產量51100萬噸,增長0.4%。分品種看,稻谷產量20849萬噸,下降2.0%;小麥產量13772萬噸,增長0.6%;玉米產量27720萬噸,增長1.7%;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9227萬噸,增長3.8%。另外,年末生豬存欄45256萬頭,增長0.7%;全年生豬出欄69995萬頭,增長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