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保險+期貨”助農民挑上“金扁擔”

2023-02-24 12:34:33

2月13日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今年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八年提及“保險+期貨”,也是大商所通過“保險+期貨”服務“三農”的第九年,這一特色金融支農模式在保障農戶穩收增收、推動鄉村產業健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方面進一步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

財政支持比例創新高

據了解,作為“保險+期貨”模式在我國的首倡者,大商所在2022年高度重視黨中央關于“保險+期貨”、大豆擴種、生豬保供穩價的重大戰略部署,通過“保險+期貨”項目幫助農戶安心種植、養殖。在項目設置上更為系統化,緊密圍繞國家政策導向設立品種專項項目,以“一個額度分檔、兩個品種聚焦、三個地區專項”為思路設立6大項目板塊,提升保費自籌比例要求,引導項目常態化、可持續發展。

從全年項目開展情況來看,各方參與踴躍,市場反響良好,項目規模進一步擴大,大商所全年引導64家期貨公司聯合保險公司共開展362個項目,包括11個大豆振興專項、19個生豬專項、23個地區專項和309個養殖分散項目,實現總理賠約3.5億元,覆蓋農戶15.7萬戶、現貨197萬噸。

其中,大豆振興專項項目方面,大商所投入近3000萬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7個省開展了11個“保險+期貨”收入險項目,覆蓋種植面積161萬畝,賠付2900余萬元,通過價格、產量兩端提供保障,為50家合作社和8.6萬余戶農戶擴種增信心、添底氣。在安徽、黑龍江、遼寧、山東局部地區減產的情況下,豆農在“保險+期貨”的保障下實現了每畝600—1000元的預期收入。

生豬專項項目方面,大商所投入1.23億元,開展19個生豬專項項目,涉及現貨量370萬頭,賠付1.76億元,農戶自繳賠付率268%,也就是說,養殖戶每投入100元的保費,即可獲得268元的賠付。

地區專項項目方面,大商所投入1700萬元,在大連、新疆、西藏開展23個大豆、生豬、飼料品種的種植和養殖類項目,賠付超917萬元。

養殖分散項目方面,大商所投入9900萬元,在全國20余個省份開展309個生豬、雞蛋、飼料品種的養殖類項目,賠付超1.3億元,有效了滿足了更廣大區域農戶相對靈活的風險管理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推廣和完善,“保險+期貨”項目的保費來源已逐步實現向“多方共擔”的升級,各界認可度和參與度不斷提高。

縱觀2022年大商所“保險+期貨”項目的保費構成,財政補貼為2.72億元,占比38%,為歷年最高,而交易所補貼為2.68億元,占比37.5%,為歷年最低。在2022年的11個大豆振興項目中,除交易所支持資金外,各級財政以及農戶等共繳納了超70%的保費,其中財政資金支持比例更是首次突破50%。

助力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保險+期貨”這一中國特色的期貨支農支小模式,是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交給期貨市場來辦,把農產品價格變化的風險交給期貨市場進行市場化管理,把中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銜接起來。

“高賠付并不是衡量項目效果的唯一指標,更不是‘保險+期貨’模式的最終目的。‘保險’歸根結底來說是一種對風險或預期收入的‘保障’,我們更希望看到在這一模式的‘呵護’和‘托底’之下,農戶可以更從容、自信、安心地應對價格、產量的變化,可以培養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可以有穩定的收入預期,保障種養積極性,為產業振興提供動能,有力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時代、好政策從多渠道富裕農民、扶持農民、激勵農民,讓更多新農民挑上了“金扁擔”。大商所也正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助力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夯得更加堅實。下一步,大商所將深入貫徹落實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在項目設置上充分圍繞國家政策導向,服務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積極響應農戶、期貨公司等參與主體的呼聲,不斷優化“保險+期貨”。在種植項目上,撬動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形成綜合效應,探索解決農戶備耕期融資難、銷售期售糧難的問題,全產業鏈保障農民生產積極性。在養殖項目上,進一步提供便于農戶理解的標準化產品,滿足農戶隨時投保的需要,促進“保險+期貨”長效可持續發展。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