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生加銀基金公告稱,民生加銀優享進取一年封閉、民生加銀卓越配置兩年持有這兩只基金均因未達到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合同未能生效,這也意味著這兩只基金發行失敗。
記者注意到,這兩只基金均為FOF產品,且距離其拿到批文都已過去半年時間,雖然兩只基金均于今年3月1日正式開賣,但是都用足了3個月募集期,最終也未能成立。
有業內人士指出,基金募集失敗可能存在多重原因,比如基金經理變更、市場環境因素等,但是FOF產品缺乏市場需求也是原因之一。
兩只FOF產品發行失敗
6月3日,民生加銀基金公告稱,截至2023年5月31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民生加銀優享進取一年封閉運作股票型基金中基金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故該基金的《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沒想到2天之后,民生加銀基金另一只FOF產品也公告發行失敗。具體來看,6月5日,民生加銀公告稱,截至2023年5月31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民生加銀卓越配置兩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基金合同也未能生效。
記者注意到,這兩只基金均為FOF產品,距離拿到批文已有大半年的時間,且均是在今年3月1日同時開賣,而截至5月31日,這兩只基金均是用足了3個月的募集期,但最終也未能募集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募集期截止日之前,民生加銀基金一直在賣力地持續營銷,其官方的微信公眾號5月25日的基金經理觀點中,依然在推介民生加銀優享進取一年封閉這只產品。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從獲批時間來看,這些產品可能到了不得不發的時候,但是有可能這中間出現了一些變化,比如基金經理變動等,還有的可能是因為市場的原因,比如民生加銀優享進取一年封閉這只產品,要求投資于股票型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的80%,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這個類型的產品其實并不好賣。”
還有市場分析人士更是指出:“實際上基金公司FOF靠代銷還勉強能有點量,(但)到了需要基金公司直銷的基金投顧賽道,就可以看出FOF根本沒人要,FOF基金經理根本沒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募資能力約等于0。”
業績不佳,新產品接力申報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民生加銀基金FOF產品的規模約為95億元,共有8只基金,這些基金主要成立于2019年到2021年,自2022年以來,除了養老目標基金的Y份額,并沒有其它的FOF產品成立。
也就是說,隨著上述這兩只FOF發行失敗,民生加銀基金實際上已經有1年多時間,沒有新的FOF產品“開張”了。
雖然新產品發行不利,不過記者注意到,民生加銀基金依然繼續在申報新產品,今年5月份時,民生加銀基金還申報了一只FOF產品,名稱為民生加銀優享多資產一年封閉運作混合型基金中的基金。
從申報信息可以發現,這只基金和此次發行失敗的民生加銀優享進取一年封閉運作股票型基金中基金,為同一類型的基金,都是FOF-LOF產品,而且名稱上也比較類似。不同的是,發行失敗的這只基金為股票型基金,而新申報的這只為混合型基金。
股票型FOF發行失敗,混合型FOF接力申報,是否能夠帶來新的變化,成為新的未知數。
再從業績表現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1日,民生加銀基金的FOF中,僅有2只基金實現了成立以來的正收益,其余均為負收益。
其中成立于2021年12月的民生加銀積極配置6個月持有,成立以來的回報為-25.01%,還有成立于2021年9月的民生加銀康泰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A,成立以來的回報為-18.65%。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4月,民生加銀基金的于善輝離任,其在民生加銀基金不僅曾擔任副總經理等職務,而且還是大類資產配置條線投資決策委員會、基金投資顧問投資決策委員會等多個投決會的成員,主要管理的產品就是FOF產品,即使不算養老目標基金的Y份額,管理的產品數量也達到了6只,相當于是管理了民生加銀基金旗下大部分的FOF產品,不過這些產品大多并沒有太好的表現。
“老將”的離開、新產品發行的連續失利、老產品業績表現不佳,民生加銀基金在FOF賽道上還能否有進一步的突破,記者將持續進行跟蹤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