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成群以“貫徹二十大精神 落實‘三個年’活動 推動渭南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通報發布。
馬成群介紹,2023年,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深入開展“三個年”活動,圍繞服務項目、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持續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為全面建成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譜寫渭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新貢獻。
聚焦項目需求 以審批提速推進項目進度
提前介入及早行動。在項目籌劃階段,市縣兩級行政審批服務局主動與發改部門對接,及時摸清擬列入市級重點項目計劃項目情況,掌握手續辦理底數,制定印發了市級重點項目手續辦理方案,組織手續辦理部門人員、項目單位業務員進行了審批業務培訓,迅速展開相關工作。
清單管理精準推進。全面摸清每個項目手續辦理底數,堅持一個項目一套方案、一個手續一個對策,精準推進項目手續辦理。
容缺承諾減少材料。在項目審批階段,針對項目單位申報資料準備周期長、終審意見慢的特點,對標《渭南市市級投資項目“容缺+承諾制+并聯審批+全程幫辦代辦”審批辦法(試行)》中列明的容缺材料名單,主動精簡,容缺受理。先后對42個項目實行了“容缺+承諾”辦理,材料減少22.3%。
并聯審批壓縮時限。在項目攻堅階段,市縣兩級開展集中辦理20余次,建立了“多部門參與、事前會商,充分銜接、一次辦結”并聯審批工作機制,精簡審批環節20%,減少審批時間50%。
幫辦代辦優化服務。在項目服務指導階段,成立了由局領導任組長、相關科室人員參加的項目手續辦理幫辦代辦隊伍,對項目進行一對一業務指導,手把手幫助企業準備申報材料,減少項目單位跑動次數40%以上。
聚焦企業發展 以服務提升助力增量提質
改革創新提質效。扎實推行企業開辦“一表申報、一窗出件”改革,把“五險一金”納入企業開辦環節,整合表單實現全流程集成服務,時限縮短30%以上,資料壓減40%以上,企業開辦全流程實現了1日辦結。
優化服務解難題。向重點企業發放《跟蹤服務企業連心卡》,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包聯服務、線上輔導,開展“送普惠政策上門”助力秦創原發展活動,對新開辦企業實行免費刻制印章,降低了企業開辦成本。
深入一線聽意見。制定印發了密切聯系企業五項制度,每天安排局長進大廳、所有科長每周開展跟蹤辦件、每月深入企業進行走訪調研、每季度召開一次企業代表座談會,發現政務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征求企業意見建議,建立問題臺賬,細化整改措施,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質量。
聚焦事項劃轉 以優化整合提高審批效率
規范事項要素。事項劃轉后,區分市本級事項、省級委托事項、取消下放事項和高頻事項四個類別,并進行精準分類,摸清每一個事項運行的底數。同時,對當前平臺上沒有納入的事項,及時進行添加補錄,進一步規范了事項名稱,完善了事項要素。
強化事項辦理。圍繞“業務接得住”“審批速度快”“服務群眾好”,組織人員集中學政策、學法規,將業務科室全部調整進駐行政審批大廳,業務科長全部進入窗口后臺,對劃轉事項進行優化整合,設置8個綜合窗口“面向群眾收件”,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綜合審批、窗口綜合出件”,推進事項高效辦理。
審管有效聯動。針對審批事項劃轉后容易出現審管脫節的問題,制定印發了審批聯動辦法,采取網上推送、函件告知和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的方式,及時將審批信息推送給監管部門,確保審批事項及時納入部門監管范圍,實現了審批與監管的無縫對接。 (下轉2版)(上接1版)
聚焦一次辦成
持續深化集成服務改革
扎實推進落實。學習貫徹國辦《指導意見》和省《工作方案》,結合渭南實際制定了實施方案,在落實國務院及省政府提出的15個“一件事”的基礎上,將電力接入工程列入“一件事”改革內容,全市共推出16個“一件事”。
線上線下融合。在市級行政服務大廳開設“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綜合專區,融入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一條龍服務,各縣(市、區)同步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開設“一件事一次辦”受理窗口。在網上開設“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專欄,二手房轉移過戶、交房即交證、涉企不動產、企業開辦、企業簡易注銷、出生、高校畢業生就業公共服務、靈活就業、員工錄用等9個“一件事”已上線運行,實現網上辦理。
規范辦事指南。對標中省要求,對每一項“一件事”所涉及的多個政務服務事項的設定依據、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等要素重新進行梳理,按照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的要求,優化辦理要素,簡化業務流程,形成了“一件事一次辦”事項辦理標準化辦事指南。
聚焦便捷高效
以服務增效贏得群眾滿意
推行“四進”上門服務。針對農村、社區、企業、商圈的不同特點,深入開展政務服務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商圈活動,累計現場咨詢辦理1180余件,惠及企業群眾1600余人,拉近了政務服務與企業群眾距離,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體驗感。
推行局長“進大廳”窗口服務。持續開展局長“進大廳、坐窗口、走流程、跟服務、解難題”活動,零距離服務企業群眾,面對面聽取企業群眾的意見建議,解決業務辦理中的難題。今年以來,共落實局長進大廳176人次,接待辦事群眾553人次,現場辦結548件,有效提升了窗口工作質效。
推行周末“不打烊”延時服務。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推行“周末延時服務”,全市累計推出1194個“延時服務”事項。其中,市本級推出了涵蓋12個部門的首批高頻延時服務141個事項,開設17個窗口,較好地解決了部分“上班族”“周內請不上假沒有時間辦、周末有時間沒有地方辦”的難題,得到了群眾的好評。
聚焦實干擔當
以能力提升推進工作見效
抓教育,樹牢為民服務情懷。深入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學習,引導窗口人員鑄牢為民情懷,把辦事群眾當親人來看待,把來渭南的企業當作渭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來對待。自覺淡化“審批是權力”的陳舊觀念,樹牢“審批就是服務,就是責任”的新理念,以“向前走一步,困難變機遇”的擔當,辦好企業和群眾的一件件實事。
抓培訓,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常態化開展“晨學一小時”活動,開設了“審批服務大講堂”,邀請入駐窗口首席代表講業務、講流程,全面提升窗口人員業務能力,更高效地為企業和群眾做好服務;組織了窗口人員禮儀培訓,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人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