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鈦集團的宇航級寬幅鈦合金板材生產線試產成功,徹底擺脫“依賴進口”;國核鋯業標樣研制填補國內空白;西電寶雞電氣技術創新再結碩果,自研產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這些耀眼的成果,是陜西省寶雞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踐見證。
鈦谷新材料檢測中心技術人員檢測新材料。
近年來,寶雞高新區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全力以赴推動企業創新、產業發展、經濟增長,科技創新為寶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不斷續航,支撐寶雞制造領跑全國。
強化主體培育 激發創新活力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寶雞高新區堅持政策引導、項目支持、市場配置,制定《創新主體培育行動方案》,先后出臺《寶雞高新區創新驅動促進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寶雞高新區瞪羚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等系列措施,持續激發企業發展最強動能。扎實推進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在去年拿出3247萬元獎勵企業項目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拿出4405萬元對技改轉型、研發投入、畝均效益等13大類、413個項目、271戶企業予以表彰獎勵,獎勵金額同比增長35.65%。
寶雞市中宇稀有金屬有限公司屬于新成立的公司,成立初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為了使企業堅定發展信心,寶雞高新區依托創新積分制試點工作,“點對點”政策輔導,“面對面”提供專屬服務,去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費216.9萬元。“我們享受到了政策福利,公司的流動資金增加了,我們在項目建設和技術改造上有了更足的信心。”公司財務負責人劉女士說。
企業創新積分制既是政策工具,也是金融工具。除此之外,寶雞高新區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主動與長安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企業融資貸款、輸血助力。
寶雞市昌立特種金屬有限公司投資5.65億元,建設了鈦鎳管材及鈦陽極產業園項目。企業在資金周轉上遇到了困難,寶雞高新區積極對接長安銀行寶雞支行,根據企業創新積分情況,為企業融資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企業資金困難。
今年初,寶雞高新區召開企業創新積分榜單發布暨重點項目融資對接會,發布了創新積分前200名企業榜單。會上,長安銀行推出了“創新積分貸”專項金融新產品;建設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當會為企業貸款授信28.6億元,用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
搭建創新平臺 營造創新環境
創新平臺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載體。
寶雞高新區圍繞做強優勢產業、攻克關鍵技術,組建成立了西北有色金屬寶雞創新研究院,寶雞高新區科技資源中心上線運行,寶石機械海洋裝備(上海)事業部揭牌成立。按照“內培外引、量質并重”的思路,高標準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加快推進秦創原寶雞創新港、秦創原科技創新中心、巨頭鯨創新創業谷、中國鈦谷新材料科技港等重點項目建設。
寶雞高新區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撫順等地,設立6個寶雞飛地孵化中心。重點與寶雞文理學院等高校合作,引入科研創新團隊、前期成果在秦創原寶雞協同創新基地實施孵化。目前,基地已吸引企業團隊20多家。寶雞文理學院胡登衛教授、王娟平副教授的2個項目團隊,獲秦創原春種基金支持,已完成孵化轉化、落戶寶雞。
創新成果豐碩 助推高質量發展
技術改造,賦能企業提質增效;產品研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寶雞鑫諾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醫用鈦合金材料研發制造的民營企業。短短十余年,這家鈦產業企業從一家作坊式小廠,發展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醫用鈦合金材料研發制造企業。究其原因,公司董事長鄭永利自豪地說:“創新正是我們打開市場之門的金鑰匙。”
寶雞拓普達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徑鍛鈦材料為核心發展方向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年投入研發費用超千萬元;
陜西興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手握44項專利,給企業帶來巨大效益;
寶鈦集團榮獲全國有色系統首個中國工業大獎;
……
目前,寶雞高新區培育國家級瞪羚企業22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戶、科技型中小企業315戶、高新技術企業264戶,是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陜西省首批國家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這些“滿天繁星”的科技企業,必將匯聚起推動寶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