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深刻及廣泛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是貫徹落實新的發展政策、推動高質量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能源領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戰場。陜北的能源及化工企業主要的聚集區域即是延安,同時也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極其關鍵的能源樞紐。延安要在規定時間范圍內實現“雙碳”目標,并且有效推動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就應該積極發揮能源優勢,同時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能源活動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關鍵源頭,能源的綠色低碳轉換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點。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應當推動油氣綠色生產、高效利用,合理調控油氣消費,這是確保能源供應安全的現實需要,也是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關鍵。通過全面實施油氣綠色生產行動,淘汰落后工藝設備,推動生產用能清潔替代和余熱余能利用,推進生產環節節能降碳。其次,要將企業發展非化石能源置于突出位置,不斷推動風能、太陽能、生態智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如利用天然資源稟賦和地理地形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并且配置建設清潔高效支撐電源。除了發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水電也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和靈活電源,推動水電基地的建設工作有效展開。同時,可以多元化推動生物智能進行發展,聯結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及資源整體化利用工作,推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有效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及沼氣發電工程,發展生物質清潔供暖能源。
二、推進產業優化升級
要在推動“雙碳”工作的前提下實現延安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深度調整,在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以及綠色低碳產業等方面要加大力度,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同現代化發展更深層次地融合起來,實現產業結構全面優化升級。延安是一個資源型城市,理應更深層次地優化產業布局,從而展開產業架構的調整工作,實行石化行業相關布局計劃,有效推動整體項目的建設進程,且從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轉變,擴大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同時,實施能源替代降碳改造。在工業終端用能及電氣化水平層面上有著一定的提高,對有著一定條件的行業及區域要有效推動其運用電動力等相關設備。利用氫能、生物燃料、垃圾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傳統能源。鼓勵工廠及工業園區發展屋頂光伏、分散式風力發電、多元化儲能,從而推動各類資源優勢互補。持續深化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充分激發節能環保市場活力,培育壯大新業態,加快推動核心技術部件自主研發制造。加大對新能源產業智能化制造和數字化升級的支撐力度,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及智能產業層面的基礎建設工作,迅速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及高速公路服務區域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進程。
其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通過構建廢舊物資回收網絡,以進一步達到完善廢舊物資回收體系。推動“互聯網+回收”此一模式能夠充分發展,進而使廢舊物資回收行業可以與信息發展相連接。在再生資源更深層次加工及使用的基礎上,更深層次地優化升級,規范行業管理,使可再生原料的應用市場能夠得到拓寬。推行“互聯網+二手”模式,加大力度宣傳推廣再制造產品和裝備,提高二手商品交易的成功率。在農業方面,應當持續推進循環農業發展。增強農業區域對于農作物秸稈等廢棄資源的開發再利用,強化對秸稈等農作物的廢棄物焚燒管控,積極鼓勵秸稈離田產業化企業的發展。鼓勵種養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畜禽糞污資源的轉化率和利用水平,推動清潔能源有效供應及農村生態環境整體優化。
三、提高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質量
建設美麗中國及推進延安綠色發展的載體即是城鄉經濟的發展,伴隨著人民大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城鄉建設這一領域繼續呈上升趨勢。目前,延安還有相當一部分老舊小區的建筑仍然存在維護結構老舊、鎖溫效果差以及設施能效低等問題,所以應當在建筑領域提高能效??赏ㄟ^引領大眾在更換空調、壁掛爐等相關設備時,傾向于購入節能型產品,從而達到推廣低碳、節能以及宜居的綜合改造新模式。
在建筑材料行業方面,不斷推廣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砌體材料與集成結構保溫墻板此類材料,不斷激發有著更多優秀功能及節能環保的材料得以充分利用。在政府投資的項目中可以優先考慮使用綠色建材,進而達到大幅提高綠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