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藝匯絲路——中阿藝術家采風作品展”目前正在江西省美術館舉行。展出的76件美術作品,包括今年來到中國采風的阿拉伯藝術家作品25件、中國藝術家作品28件以及阿拉伯藝術家今年10月在景德鎮創作的以景德鎮印象為主題的瓷畫作品23件。展覽將持續至12月2日。
這批展出的阿拉伯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在景德鎮創作的景德鎮印象部分作品在今年瓷博會上已讓觀眾先睹為快,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展覽展品更加豐富,增加了阿拉伯藝術家在中國其他地方采風創作的作品,以及中國藝術家赴阿拉伯采風創作的作品。中阿藝術家作品集中亮相、交相輝映,堪稱藝術的盛會。這些凝結著藝術家真情和汗水的作品,無一不是中阿友誼在藝術領域的結晶。
展出的中阿藝術家美術作品門類涵蓋瓷板畫、油畫、中國畫、雕塑等。平時很少接觸瓷板畫的阿拉伯藝術家,來到景德鎮后,想必一定對中國瓷板畫產生了濃厚興趣,不然,他們怎么會創作那么多瓷板畫作品?來自埃及的默罕默德·埃爾·馬斯里創作的青花陶瓷《景德鎮印象》,用中國的原材料,融入自己的創作理念,所繪兩個似歌似舞的抽象人物,似乎找到了創作的靈感。
阿拉伯藝術家 “碰瓷”參與性最強的,無疑是與中國藝術家一同創作瓷板畫《絲路瓷緣》。此作有十多人參與,其中阿拉伯藝術家至少有9人,每個人在瓷上繪有不同的景物,并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中國藝術家在簽名后加上了姓名印,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特色。
阿拉伯藝術家在中國的采風作品,大多取材中國的元素,尤其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譬如,沙特阿拉伯藝術家辛德·阿卜杜勒阿齊茲·艾爾·拉蓋蒂的布面丙烯《神馳青花》,畫面趣味中心所繪的是中國的青花罐,表達了作者心中對中國青花瓷的神往。
展出的中國藝術家赴阿拉伯采風創作的作品,往往以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表現阿拉伯的風土人情,如崔進的國畫 《埃及印象之一》、江維的瓷板畫《秋林》等。藝術的活力在于交流、交融。中阿藝術家異域采風、相互往來,對促進藝術的融合與發展,對增進中阿友誼必將產生積極影響。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