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在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陜西合必居食品有限公司的高度智能化自動車間內,裹好了糖衣的面餅被機器迅速切成整齊的小塊,裝進袋子,“變身”為我們熟悉的傳統小吃——沙琪瑪。“我們企業從引進到落地投產,只用了3個月,合陽政府部門給予了全程貼心幫扶。”正在巡查生產線的該公司總經理秦國茂說。
陜西合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農副產品深加工休閑食品企業。2023年6月,合陽縣政府招商引資落地合陽。10月初,一條全自動智能化沙琪瑪生產線正式投產,日均消化小麥專用粉6噸,雞蛋2噸,日產沙琪瑪可達30余噸,年產值達5000萬元。
“我是合陽人,在外地做食品加工生意20多年。”秦國茂介紹,“這次能回來發展,還要感謝縣商務和經濟技術合作局局長雷軍主動聯系我,我們聊了多半天時間,雷局長給我講了各項惠企政策,還帶我去看了標準化廠房,當即就達成了合作。”
今年以來,合陽縣深入落實“三個年”活動安排部署,堅持“項目為王”,圍繞食品產業等主導產業,聚焦產業鏈重點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強化招商資源摸排,積極開展“以商引商”,帶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戶。
“在項目洽談、簽約、落地各個環節中,只要企業有需要協調的事情,政府部門都會在合理合規的前提下開通‘綠色通道’,從廠房裝修到解決招工難問題,完全是‘保姆式’服務。”秦國茂說,“現在我已成了合陽的‘招商大使’。”
雷軍介紹,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以政策杠桿撬動資本聚集,今年8月,合陽縣制定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試行)》,對相關涉農類、工業類及文化旅游類項目,按超額累進法給予固定資產投資獎勵,在項目建成投產一年后一次性給予兌現。
“為了讓企業安心入駐,目前我們正在實施園區擴規增容,推動‘畝均論英雄’和‘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儲備土地500畝,建設標準化廠房4期,新增廠房15萬平方米。”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雷芳說。
合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標準化廠房(圖片由合陽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據合陽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合陽還組建了招商引資服務專班,在全縣推行招商引資項目包聯制度,實行一套項目一個專班,提供“一對一”幫帶服務,推動各項惠企穩企政策落實落地,當好“項目管家”和“店小二”。
在企業家的互相推薦和吸引下,多家食品加工企業相繼落戶合陽,陜西聚灃秴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食品加工企業就是在秦國茂的牽線下落戶合陽經開區的。陜西聚灃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蘇打餅干等休閑食品的公司,目前正在辦理入駐手續。提起合陽的營商環境,該公司總經理陳劍豎起了大拇指:“我還擔心拖家帶口來,娃上學的事情不好解決,試著給包聯部門反映,很快就解決好了。”
今年絲博會期間,合陽在當地舉辦了招商引資推介會,來自全國的100多家食品企業參加了此次會議。秦國茂熱情號召食品上下游產業鏈的合作同盟深入考察,將項目落地合陽,一同打造食品產業新高地。本次推介會共簽約35個項目,總投資75.6億元,涉及食品類項目6個。據了解,合陽縣擁有76萬畝糧食、61萬畝果業、3.2萬頭奶牛、4.5萬畝水產等豐富資源,具有發展食品加工業的天然優勢。目前,全縣擁有13家食品加工企業,食品加工已成為合陽縣主導產業之一。
秦國茂介紹,目前還有河南的食品企業想來合陽洽談合作。此外,今年合陽引進的投資20億元的電動車整車生產項目前期手續已經辦理完成,正在進行廠房裝修。項目負責人表示,合陽投資環境非常好,企業正式入駐后,也將會推薦上下游企業入駐。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自愿成為招商引資的宣傳員,“以商引商”的“強磁效應”不斷顯現,產業集群、集聚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來源:渭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