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伴隨著市場波動以及回購制度的優化,上市公司“回購潮”頻現。統計顯示,年初至今,A股市場實施回購的上市公司家數約為1300家,合計回購總金額近850億元。
回購是上市公司提振信心的重要手段,通過回購自家股票,在優化股權結構的同時,對穩定股價也有積極意義。從歷史數據來看,A股“回購潮”主要集中在市場低迷期,上市公司通過回購可以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對公司股價有著正向影響。
上市公司回購增持頻現
12月10日,億緯鋰能、天賜材料、珀萊雅、深圳能源等4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回購或董監高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告。例如,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劉建華擬增持公司股份15萬股至20萬股。本次增持計劃不設置增持價格區間。泰晶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回購股份資金總額由“不低于5000萬元且不超過10000萬元”調整為“不低于10000萬元且不超過15000萬元”。
事實上,今年10月份,也曾出現過在一天內近40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或增持預案的情形。
此外,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手增持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行格外引人注目。中遠??亍⒅袊?、中煤能源、中國鐵建等超過10家央企,均斥資過億元參與到回購增持的隊伍之中。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2023年以來已有1304家公司進入股份回購實施階段:合計回購總金額847.89億元,回購總股數81.70億股。上市公司發布回購方案、實施回購方案的積極性整體位于高位。
用“真金白銀”展現信心
“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同時,促進公司穩定健康發展,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促進公司長遠、穩定、持續發展,提議公司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并在未來適宜時機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辩耆R雅表示。
提及回購原因,大部分上市公司表示,此舉是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更緊密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年的“回購潮”除了回購金額較大,回購企業所覆蓋的行業也比較多,包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影視等行業。
“一直以來,回購都是上市公司向市場傳遞公司股價被低估信號的常見手段?!比A福證券認為,股價出現被低估,公司為了避免股價繼續下跌,往往就會采用回購的方式來穩定股價。同時,回購也可以讓公司直接承接一部分拋壓盤,從而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
業內人士表示,回購作為一種逆周期資本運作的重要方式,能夠向市場傳達出公司價值可能被低估的信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信心。增持、回購不斷,上市公司以“真金白銀”向二級市場注入資金承擔拋售壓力,進而起到一定的穩定股價、防止公司股價過低而偏離公司實際價值的作用,是用“真金白銀”展現公司對自身運營和市場的信心。
回購制度有望進一步發揮作用
近年來,證監會多方面鼓勵、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回購,A股市場回購規模整體穩步增長。有業內人士預期,回購、增持的力度有望持續加大。
國聯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包承超表示,從短期來看,回購增加或支撐市場逐步企穩;從中長期來看,回購注銷進行市值管理的比例仍有上行空間;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調整階段上市公司回購數量會增加。自今年3月份以來,上市公司回購數量中樞呈抬升趨勢,結合近幾年季節性效應來看,12月份回購預案數或環比提升,對市場信心將有進一步支撐。
在政策方面,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此前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時表示,一方面,加快推進回購規則修訂,放寬上市公司在股價大幅下跌時的回購條件,放寬新上市公司回購限制,放寬回購窗口期的限制條件,提升實施回購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回購,督促已發布回購方案的上市公司加快實施回購計劃、加大回購力度,及時傳遞積極信號。此外,進一步優化股份回購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股份來穩定、提振股價,維護股東權益,夯實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
華福證券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大量上市公司加入“回購潮”除了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外,更重要的是行業龍頭公司的回購行為,有望起到標桿和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回購增持隊伍。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