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滬深兩市股指弱勢下行,深證成指、創業板指雙雙創下年內新低。板塊方面,12月18日,航運概念大漲,錦江航運、中創物流、寧波遠洋、海通發展等多只個股漲停;倉儲物流板塊小幅上漲;其余各板塊多數下跌,酒店餐飲、旅游、半導體、傳媒、建材等跌幅居前。兩市逾4400只個股下跌,成交金額逾6900億元。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等再度出手穩信心。12月18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份回購或股東增持計劃。
具體來看,光啟技術擬以自有資金5000萬元至1億元回購股份,用于后續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本次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21.52元/股。本次預計可回購股份數約232.3萬股至464.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0.11%~0.22%。
金域醫學擬回購資金總額同樣為5000萬元~1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80元/股,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實施股權激勵。
此外,齊心集團擬使用自有資金3000萬元至6000萬元回購股份,用于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為不超過10.50元/股。園林股份擬回購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回購股份資金總額不低于500萬元,不超過1000萬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股。燦瑞科技擬回購股份資金總額不低于2000萬元,不超過4000萬元,回購價格不超過50元/股。
在增持計劃方面,新大正公告稱,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計劃使用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1070萬元。富春染織則宣布,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何培富擬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股份金額不低于200萬元,不超過600萬元,將自2023年12月19日起的6個月內完成。
事實上,此前一日的12月17日晚間,長纜科技也公告稱,公司董事長俞濤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股份的金額不低于1000萬元。伊戈爾也已宣布,公司實控人、董事長肖俊承提議公司回購公司部分股票,并在未來適宜時機將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資金總額為6000萬元至1.2億元。
不過,仍有少數上市公司股東拋出減持計劃。其中,福然德12月18日晚間公告,持股6.39%的股東寧波行盛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公司股份,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2%公司股份,合計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3%。
紐泰格也于12月18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東疌泉毅達、淮安毅達、揚中毅達作為同一管理人南京毅達股權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伙)控制下的企業,持有5.39%公司股份。其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另外,持有0.62%公司股份的特定股東權先鋒合計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0.62%公司股份。
從機構最新觀點來看,中信證券認為,市場對經濟的預期相對于政策目標存在較大上修空間,外部宏觀環境更加溫和,A股短期受投資者心態和資金行為影響,對積極的政策變化脫敏,市場出清過程緩慢,隨著調整接近極值區域,歲末年初市場和信心的拐點將臨近,積極把握賣盤階段性出清后的市場行情。
該機構認為,一方面,從政策和宏觀環境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積極,針對問題提出了切實的應對思路;市場對經濟的預期與去年末相比更偏悲觀,但潛在的政策目標更高;美聯儲近期釋放鴿派信號,美債利率回落有利于資金回流非美元資產。另一方面,從A股市場生態來看,近期與港股走勢分化表明A股的弱勢并不是政策不及預期的問題,持續兩年缺乏賺錢效應導致投資者耐心開始消失,年末贖回壓力有所加大,機構投資者倉位和持倉結構并沒有充分反映負面情緒,市場出清過程緩慢。預計市場賣壓臨近出清,歲末年初有望迎來拐點。
中信建投證券也指出,當前市場多項指標符合底部區域特征,從環境看,中美關系企穩,政策趨向共振,后續實際利率皆趨于下行,有利市場估值。一線樓市新政有望推動其量價趨穩,非地產領域的一些數據也呈現積極信號,疊加穩增長持續發力下,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也有望得到逐步修復,從時間上看,歲末年初往往是有利A股行情啟動的時間窗口。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