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沃野,銀裝素裹,皚皚白雪之下,廣袤黑土依然涌動著勃勃生機。
近日,在東北多家農業上市公司發現,借助農業優勢,一條條貫穿于上中下游的食品產業鏈正不斷完善,規?;F代化的農業加工體系正加速形成。從陸地到海洋,從初級農產品到精加工食品,產品鏈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
產業鏈條延伸賦能
走進禾豐股份位于沈陽沈北的食品加工廠,第一感覺是八個字:現代高效,整潔有序。機器高速運轉,帶動原料傳動,工人們全身包裹,操作井然有序,以此確保每一個產業鏈環節的食品安全。高標準的管理水平也令禾豐股份不斷獲得海外客戶認可。據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工廠預計2024年將向日本和韓國出口食品4500噸左右。
近年來,禾豐股份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大力推進轉型升級。從飼料產業“出發”,再發展成為白羽雞龍頭,再向預制菜等高端食品加工領域進軍,禾豐股份不斷挖掘農業產業鏈的價值。禾豐股份總裁邱嘉輝表示,公司預制菜產業與白羽肉雞產業追求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就在該食品加工廠不遠處,禾豐股份已在沈陽清水臺地區建了一座占地面積130余畝、年屠宰4500萬羽白羽肉雞的大型屠宰加工企業,直接為食品加工廠提供生產原料,目前屠宰場已達到滿產狀態。在未來的中長期規劃中,禾豐股份計劃再投資新增一條年屠宰4500萬羽白羽肉雞的專業屠宰加工線、一個年產5萬噸熟調制品的深加工車間及與之配套的飼料工廠及規?;B殖小區。
邱嘉輝表示,新建項目主要產品覆蓋雞肉速凍肉制品和熟食制品以及雞米花、雞柳等一系列預制調理食品,銷售市場立足遼寧,輻射全國及海外地區。
禾豐股份的轉型發展,也是東北推動農牧食品產業升級的一個典型案例。目前,沈北新區擁有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300余家,預制菜累計注冊企業已經達到223家,規上企業30家,年產值達到134.68億元,形成了食品工業“5條產業鏈+2條新賽道”的發展格局。
立體挖掘農業潛能
東北地區還擁有遼闊的海洋資源,向海洋要效益也成為東北農業轉型破題的重要一環。以大農業觀為引領,深入發掘海洋資源的潛力,構建現代化的產業鏈條,“靠海吃海”在東北有了新內涵。
在蓋世食品,從海藻到蜆子,從鮑魚到章魚,包括海洋蔬菜、珍味在內的各種海產品,都加工成了可以即開即食的預制菜品,不僅賣相好看,吃起來也十分爽口。
依托地理位置優勢,蓋世食品正在向海洋預制菜產業龍頭邁進。以公司主打產品即食海藻為例,蓋世食品董事長蓋泉泓表示,蓋世食品的海藻是在北緯39°的潔凈海域進行養殖,這里遠離海岸,沒有污染,從源頭保障了食材的安全性。此外,大連擁有港口,為進出口貿易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這也為蓋世食品走向全國提供了便利條件。
目前,蓋世食品自主研發產品700余種,申請國家專利60余項,已獲批的國家發明專利11項,被中國藻業協會推舉為副會長單位。
這也讓蓋世食品的預制菜廣受認可。據蓋泉泓介紹,蓋世食品的預制涼菜已成功進駐吉野家、喜家德等品牌商家,服務超過1萬家餐飲連鎖門店,產品出口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已經超過300個。
蓋世食品也是東北大力挖掘海洋資源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大連市僅水產品預制菜企業已達775家。
品牌帶動提質升級
東北農業的轉型升級也帶動著區域經濟的發展,一批農業企業脫穎而出,并陸續走向資本市場,不斷通過創新發展助力東北振興。典型案例是今年10月剛剛登陸港交所的十月稻田。2005年十月稻田進入廚房主食食品行業,開展原糧貿易業務。起初只做線下渠道,業務不溫不火。而5年之后的一次“觸電”,給公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十月稻田創始人王兵稱:“十月稻田的品牌是跟著中國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我們從2010年正式加入線上渠道,也算是在過去10年成長起來的消費品牌?!比缃?,十月稻田六成以上的收入都來自線上渠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十月稻田是中國廚房主食食品收入前五名中,2020年至202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最快的企業。十月稻田目前依然在積極拓展各類電商渠道。2020年,十月稻田開始與社交電商平臺合作;同年,公司也開始與社區團購渠道合作。按通過綜合性電商平臺(如京東及天貓)銷售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產品產生的收入計,近三年十月稻田一直是排名第一。
通過品牌賦能,十月稻田不僅做大了企業,也有力反哺了社會。近年來,十月稻田持續優化覆蓋原糧、存儲、加工和物流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建設和運營農業產業基地、促進當地農業高質量轉型升級的同時,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多個就業崗位。
王兵表示:“過去東北農業的一個困境就是每年糧食產量大,但是現代化程度不高,需要用品牌化去帶動農民的收入,帶動機械化種植,帶動種子品種不斷優化。在線上做大米、雜糧的品牌化,通過品牌運營打通整個產業鏈,在這個過程中才能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收入。”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