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A股上市公司掀起一波增資擴股潮。據統計,僅12月27日、28日兩天,已有逾十家上市公司發布增資擴股公告,對子公司“補血”,所處行業涵蓋新能源、中藥、汽車等領域。
12月28日,光洋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擬增資擴股引入投資者。此外,海亮股份、赤峰黃金、棕櫚股份、太極集團、中偉股份等也發布公告表示,擬向子公司進行增資。
“對子公司進行增資擴股的目的通常是為了支持子公司的業務發展,提高其資本實力和運營能力,使其能夠擴大生產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據梳理,上述上市公司向子公司增資主要以自有資金、實物資產等方式為主,增資完成后,相關子公司的注冊資本增加,股東持股比例、股權結構相應發生變化。助推業務發展、增強競爭優勢、優化資產架構、為業務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是上市公司增資擴股子公司的主要目的。
以太極集團為例,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分別對旗下子公司中藥材公司、中藥飲片廠分別增資4800萬元。太極集團指出,中藥材板塊是公司戰略規劃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對中藥材公司和中藥飲片廠增資,有利于其充實資本金,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拓展業務,提升產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對公司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推動作用。
對子公司的增持擴股,不僅需要資金的加持,為其注入“新鮮血液”也尤為重要。
中偉股份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12月27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同意全資子公司廣西中偉新能源通過增資擴股形式引入農銀投、建信投資東方資產、中銀投資四家機構。增資完成后,公司對廣西中偉新能源的持股比例由100%下降至80.32%,廣西中偉新能源仍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中偉股份表示,本次由農銀投資、建信投資、東方資產及中銀資產等四家機構合計增資認購廣西中偉新能源19.68%股權,公司放棄對廣西中偉新能源增資的優先認購權,是綜合考慮公司發展需要做出的謹慎決策,符合公司未來整體發展規劃和長遠利益。
為進一步推動電子線路板業務發展,加快布局汽車電子產業鏈,持續增強競爭優勢,光洋股份也表示,對控股子公司揚州光洋世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引入投資者。
另據海亮股份披露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共增資33億元。其中,戰略投資者深創投新材料基金與工融金投分別增資15億元與3億元,公司控股股東海亮集團增資4億元,海亮股份增資11億元。此舉旨在把握市場機遇,提升銅箔業務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并滿足產能擴充需求。
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在給子公司帶來資金的同時,還將引進技術、產品、管理經驗和購銷網絡等,利于資源優勢互補,進而提升子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一些戰略投資者往往具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與子公司的業務發展需求相契合,可進一步增強子公司的實力。”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整體而言,田利輝告訴表示,增資擴股不僅能夠增加子公司的資本金,提高擴產和研發等資本實力,還能夠降低負債比例,優化財務結構,提高財務穩健性。“增資擴股也進一步拓展了子公司的發展空間,利于其日后開發新的產品和技術,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整體競爭力。”
(來源: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