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如今,隨著中國鐵建在川渝地區修建了一個又一個精品工程,當地高速公路的面貌已煥然一新。
近日,來到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集團”),深入探訪中國鐵建智慧高速運營之道。
數字化運營降本增效
在昆侖集團重慶運營管理總部第五管理中心,昆侖集團高速公路運營事業部張恒展示了鐵建高速“1+1+4”的綜合智慧運營管理云平臺。通過一張云平臺界面,就可以了解到公司投資、建設、運營的高速公路基本情況,并通過收費、運營、養護、服務四大智慧化應用,實現高速公路業務的全覆蓋和跨省市監管。
比如在智慧收費板塊,通過自動采集ETC門架、收費站、車道等數據,可以在屏幕上實時呈現車流量、預清費收入和清費收入等重要的收費核心數據。通過自動采集門架的通行量、運行狀態、交易成功率、車輛客戶比、通行費的支付方式等重要指標,可以實時掌握高速公路的即時運行狀態,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在智慧運行應用中,可以看到公司所運營的重慶、云南、四川所有路段的監控圖像,實時查詢機電設備在線率、故障率等相關指標。此外,對于路段咨詢投訴、路況信息、氣象情況、巡查車車載視頻、突發事件等相關信息,這些信息以即時地理信息系統及視頻圖像進行聯動,為各路段提供可視化的運行狀態,輔助開展運行監測、調度指揮等工作。
中國鐵建昆侖集團副總經理唐躍蘭表示,原本高速公路生產系統各環節的人工作業,如今基本上都已通過數字化實現,包括養護作業的調度、巡查、匯總,收費的結算、票據的核銷等,都可以利用平臺系統實現遠程調度和監管。通過數字化的運營,公司組織機構的成本降低了30%至40%。目前,數字化已經全面應用到高速公路運營的各個環節,并且可以通過指標實現效果的量化,這些會和員工績效掛鉤,從而實現效益和效率的結合。
目前,昆侖集團已實現公司運營的云、川、渝高速公路視頻圖像匯聚重慶,預計“十四五”末將推進所有運營路段在“鐵建高速運行監測調度總中心”整合管理,推動總體監控運營成本降低50%以上。
探索高速公路運營之道
在過去,高速公路服務站一般只有加油、餐飲等功能。而在重慶綦江東服務區,這里更像是一個“商場+景點”。
進入服務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聳的“鐵道兵”英雄紀念碑,沿著中國鐵建大事記地雕走向前方,是印有中國鐵建發展歷程中有著突出貢獻的“鐵軍英雄”紀念墻,講述著歷史沿革,弘揚著“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鐵道兵精神。
在服務區內部,汽修、住宿、餐飲、商超、土特產市集等一應俱全,擁有智慧結算、無人商超、智慧公廁、智能機器人、智慧停車等16個智能化應用。除了傳統的加油站,服務區還設有“光伏+充電樁”,提供多樣化的補能方式。
唐躍蘭表示,昆侖集團圍繞高速公路服務區、廣告、油品、管道等附屬資源開發,拓展機電集采、商貿、新能源開發、汽修、餐飲、住宿、旅游等產業鏈條,已實現昆侖集團全部自主運營路段傳統業務的整合經營。目前昆侖集團運營路段通行費與附屬產業的產值比重已基本實現1:1。
目前,昆侖集團投建高速公路已達45條,總里程近4200公里,約占中國鐵建投資高速公路總里程的1/2,投資總額超7000億元。目前已開通運營高速公路19條,總里程1540公里,分布于四川、重慶、云南等地。未來3年至5年,年均開通里程約530公里。
對于未來高速公路的運營空間,中國鐵建證代謝華剛表示,目前我國高速公路路網整體上已經比較發達,但中西部地區仍有部分新建項目的規劃。同時,發達地區存量高速公路會有較大的改擴建需求。中國鐵建在高速公路運營方面,按照專業化要求,整合成立了鐵建投資集團和昆侖集團兩家專業運營公司,以高質量的服務承接系統內公路運營業務,不斷提高公路運營管理水平,在有效管控成本的基礎上,多措并舉促進車流量增長,從而帶動運營收入增長。此外,積極推廣輕資產運營模式,對外輸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和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鐵建高速的運營業務。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