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滿載10節冷鏈專柜共210噸蘋果的中歐班列“延西歐”專列從延安北站首發,蘋果“踏”上漫漫旅途將抵達越南、俄羅斯等國家;2024年初,32噸延安蘋果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口至哈薩克斯坦,是延安蘋果首次出口至中亞國家……來自陜西省延安市的濃郁果香正飄向遠方。
圖為延安蘋果。 李進 攝
回望過去,1947年200多棵蘋果苗在延安洛川塬上扎下了根,一點一滴地改變著陜北地區的面貌。歷經七十余年風雨,2023年,延安蘋果種植面積達331萬畝,年產445萬噸,銷售蘋果的收入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
從“黃土高原上的創舉”到成為引領中國蘋果發展的“風向標”,這顆來自黃土高原的蘋果經歷了什么?
圖為種植戶正在整理蘋果。 李進 攝
延安市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種植戶李亞民有著20多年種植經驗,他表示,種了半輩子蘋果的自己,不愿局限于蘋果種植的“老把式”,為了能種出精品果,他和鄉親們不斷改良品種,學習最新種植技術。經過多年的摸索,如今種植的“阿珍”富士蘋果,產量翻了一番,品質也大幅提升。
在延安,如李亞民一樣沉迷“鉆研”蘋果的果農數以萬計,不少果農已成為蘋果種植領域的“專家”。立式格架栽培、水肥一體化、矮化密植、防雹網搭建……蘋果種植的每一個環節他們熟練掌握。
圖為延安一蘋果園內的豐收景象。 李進 攝
如何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為農業生產注入強勁科技動能,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助力跑出科技興農“加速度”,亦是延安持續發力深耕的課題。
“目前的數字化蘋果分選線可以對每個蘋果做‘CT’,識別并測算疤點、光澤度、甜酸含量等,由自動稱重感應系統智能分級,確保每顆蘋果外觀口感達到高品質。”延安市洛川縣一蘋果企業的工作人員江燦文日前稱。
圖為延安一蘋果企業內工人正在忙碌。 李進 攝
而在陜西果業集團洛川分公司內,一箱箱整齊的蘋果正自動運行在入庫軌道上,旁邊的工作人員一邊操作著控制面板,一邊緊盯著入庫后的監控。“這些蘋果正在進入的是自動化冰溫立體氣調庫,具有貯藏體量大、鎖溫保鮮效果強、全程自動化高效出入庫作業等優點,并實現了無任何污水、廢氣排放的環保無害化運行,可節約結構冷耗13.9%。”陜西洛川蘋果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申小梅介紹,氣調庫采用了多項專項技術,可實現一年四季無間隙供貨。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檢測蘋果。 李進 攝
“延安蘋果紅嘟嘟的,美觀且口感脆甜”“一年比一年好吃,這些年品種也越發豐富了,選擇更多了”“去外地走親訪友總第一時間想到買箱咱陜北的蘋果”……走訪西安多家農貿市場時,不少民眾對延安蘋果給出了頗具自豪感的評價。如今,中國每生產9個蘋果,其中就有1個來自陜西延安。
告別粗獷種植方式和簡單銷售模式的延安蘋果產業,在科學育種、數字融合、分級分選、冷鏈倉儲、互聯網銷售等新興要素的持續賦能中,產業鏈得以不斷完善優化。
延安官方介紹,該市正在建設全國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深入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建設、標準化生產,加快推進延安蘋果研究院建設,加強果樹品種選優、土壤重茬處理等方面研究。同時,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圍繞果園基礎設施建設、種苗繁育、產業鏈延伸、融智合作等領域,精準開展全方位金融服務,全力打造果業高質量發展的“延安模式”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