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洛市大力培育發展以新材料、綠色食品、健康醫藥為代表的“3+N”產業集群,為“一都四區”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綠色食品領域,越來越多的商洛美食已經形成規模并走向全國,成為各地市民生活中的美味佳肴。為了更好地展示商洛山珍,商洛市供銷合作社聯合商洛新聞網策劃了《走向全國的商洛味》系列報道。今天推出《原生態的“鮮味” 讓商洛冷水魚火爆“出圈”》,讓我們來感受商洛冷水魚的“鮮味”。
近年來,商洛依托豐富的秦嶺冷泉優勢,大力發展冷水魚產業,漁業產業規模位居全省前列,以三倍體虹鱒魚、鱘魚為代表的冷水魚及其附屬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不僅擺上了國人的餐桌,還成了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暢銷品”。
三文魚讓商洛冷水魚火爆“出圈”
前不久,網絡上隨著南方“小土豆”和東北“大凍梨”之間的特產互贈,網友們拉開了“全國特產大摸底”的帷幕。商洛的特產中,最顯眼的居然是三文魚,這不僅讓外地人感到意外,連許多商洛人都感到驚奇。
在商南格瑞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養殖場,我們見到最近爆火的“商洛三文魚”本尊,同時見到的還有遠道而來的上海和深圳的“魚商”。
“三文魚養殖對水質、水溫要求極高。”據商南縣格瑞農業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郭靖介紹,之所以選擇在商南十里坪建廠,就是因為這里的山泉水溫度常年保持在12℃到18℃以內,四季恒溫,更有利于魚兒的生長。“目前整個養殖基地占地30畝,年產三文魚200噸,產值2000多萬元。”
十里坪鎮是滔河和冷水河的源頭,生態優勢明顯,冷水資源豐富,水溫四季恒定,水體溶氧充足,酸堿度適中,非常適宜養殖冷水魚,養殖的魚口感好、味道鮮、原生態,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
俗話說,好水養好魚。用秦嶺活水養出來的三文魚因其色澤鮮艷、口感柔軟嫩滑、香味濃郁,成功打入西安、鄭州、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鮮銷售市場。為滿足更多市場需求,公司還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探索三文魚深加工,將其制作成魚干、魚松、魚罐頭等陸續上市。
“我們也希望利用這里很好的資源,把我們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讓全國更多的老百姓能夠吃到三文魚。”郭靖說道。
近年來,商南縣十里坪鎮的養殖企業組織技術人員多次赴美國、挪威等國考察學習世界先進技術和經驗。同時聘請華中農大、西北農大作為長期的技術支持單位,并與四川水產學院等高校建立了“企校共建”教學實踐基地,通過國內外聯動交流、產學研合作共建,取得了多項三文魚養殖技術成果。出產的三文魚、鱘魚等冷水魚系列產品,除暢銷上海、南京、武漢、西安等國內一線城市,還遠銷東亞、東南亞國際市場。其中,黑龍水產養殖合作社成為商洛首家出口創匯水產養殖企業。格瑞農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先后獲得“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等多項榮譽稱號,“秦楚冷泉”牌三文魚被武漢農博會授予“金獎農產品”。
秦嶺冷水魚吸引了四海賓朋
在商南縣蓮花湖里有一款無公害原生態養殖活魚,魚肉口感鮮甜,足以讓各位吃貨大飽口福,不僅如此,好山好水出好魚也吸引了來自湖北、四川、重慶的“魚商”們。
臨近年關,來自重慶的李師傅開著專門裝魚的恒溫自動供氧車來到商南縣過風樓鎮,經過一上午的忙活,三萬斤鰱鳙順利地踏上了返渝的路程。
蓮花湖的生態冷水魚,采用大水面半野生方式養殖,不催肥、不用藥是真正的綠色魚,由于不用飼料,生長慢,生長期長,運動量大,肉質緊實,鮮美。不僅吸引當地眾多餐廳前來訂貨,更是成了川渝地區“魚商”們手中的搶手貨。
“我們這是投苗三年內的第一次起捕,今年計劃起捕30萬斤。”據商南縣豐安佳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薄金普介紹說,整個庫區養殖采取“不投餌、不施肥”的人放天養模式,發展濾食性魚類的增養殖業,既可以消耗水體中有機質等污染物,實現 “以漁凈水、以漁養水”,又可以促進生態改善、漁業增產。
好魚,自然產自好水之中。商南縣蓮花臺水庫生態養殖場庫容近億立方米,是商洛市境內最大的一座水庫,壩址位于湘河鎮蓮花臺村,庫區蓄水回淹26公里,庫岸蔓延湘河、青山、過鳳樓等3鎮,水庫占地面積8641畝、水產養殖面積為7200畝,這里山清水秀,周邊大山林立,樹木成蔭,由于整個上游流域及周邊30公里內人煙稀少,無化工廠、污水等有害水體注入,水質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規定。
目前,商南縣豐安佳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已經分四次向蓮花臺庫區投放大規格種苗135萬尾,購置生產用船5艘、網具2萬余平方米,建設漁業生產管理用房300平方米,“今年以來,我們公司還組建了蓮花臺庫區護漁隊伍,常態化開展庫區巡查監管,形成了資源保護、生態改善、漁業增產協調發展的多贏局面。”薄金普說道。
截至2023年底,全市發展各類養殖基地300多個,規模以上標準化養殖基地150多個,成功注冊“秦嶺冷泉魚”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漁旅融合示范園3個、休閑示范基地10家、特色民宿6家,建設冷水魚出口創匯基地1處,帶動發展鄉村旅游示范村13個。培育冷水魚加工企業5家,開發分割冰鮮肉、魚肉松和預制菜等附加產品10余種,開辦秦嶺冷水魚主題餐廳和產地直銷經營店11家。并發展形成了以五大河流為主線,冷水漁業為龍頭,多業態融合發展的產業布局,水產養殖面積、水產品總產量和漁業經濟總產值連續三年年均增長超過18%,冷水魚總產量占全省41.1%。
為了推動商洛冷水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商洛市委、市政府指導出臺了《冷水魚質量控制技術規范》地方標準,全面推廣了池塘健康養殖、陸基高位圓池養殖、池塘循環水養殖、 “四池三壩”等生態養殖模式,成功引進養殖了三倍體虹鱒、鱘魚、羅非魚、鱸魚、小龍蝦、中華絨螯蟹等優良品種10多個,集苗種繁育、商品養殖、冰鮮貯藏、冷鏈運輸、熟食加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基本形成。同時,商洛市漁業部門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產品銷售市場,積極引導水產養殖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打通冷水魚出口貿易渠道,會同商洛海關在監管到位的前提下壓縮通關流程,保障出口水產品高效通關,有力推動商洛水產品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冷水魚已成為富民增收水中“軟黃金”、康養之都“金名片”。
來源:商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