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氣寒冷,但咸陽大地依舊熱潮涌動,項目建設工地塔吊林立、車輛穿梭,生產車間秩序井然,機器轟鳴,工人們鉚足干勁抓生產,高質量發展的步伐鏗鏘有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2023年,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市“三個年”活動部署,以營商環境“五聚焦十突破”為抓手,聚焦深化改革系統集成、政策有效供給、資源配置整合、公平公正監管、服務治理協同,打造辦事高效的政務環境、市場滿意的政策環境、支撐有力的要素環境、預期穩定的法治環境、親清統一的政商環境,持續鞏固營商環境“硬基礎”。
政策供給水平持續增強。制定出臺營商環境突破年實施方案、營商環境“五聚焦十突破”等政策措施,梳理更新“六公開”《辦事指南》,在市縣兩級政務大廳和政務服務平臺設置惠企政策專區,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持續開展“雙包一解”大走訪,上線新版咸陽營商環境服務平臺,通過電子稅務局、征納互動平臺等渠道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加強惠企政策宣傳,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快享。制定印發《咸陽市司法行政機關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營商環境領域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列出19條治理措施,扎實開展營商環境問題整治,下硬茬解決營商環境領域突出問題。
辦事便利水平快速提升。完成市縣兩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梳理并向社會公布,印發企業開辦、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等14個“一件事一次辦”工作方案,推出“我要辦公司”等21項“一件事一次辦”主題套餐,實現全市125個鎮(街)、2126個村(社區)18842個事項網辦指南全部公開,辦事環節平均減少65%,辦理時限平均減少60%。服務質效明顯提升,建立常辦事項網上服務專區,161件常辦事項實現一網通辦,與西咸新區推出290項政務服務跨區辦理事項,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務模式,企業群眾滿意度和體驗感不斷提升。組建用電業擴報裝柔性團隊,對重點項目實行“項目長”和業擴報裝“綠色通道”,辦理時限壓縮在15個工作日內。數字政府加快建設,依托“咸陽政務”微信公眾號、“秦務員”APP等平臺,實現90個查詢類和110個辦理類高頻事項集中公開應用。啟用秦創原咸陽科技綜合平臺,實現科技創新政策第一時間直達市場主體。
要素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加快“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實施“交地即交證”項目75宗,涉及土地面積4179.4畝。全市供應工業用地“標準地”22宗,面積約2079畝,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比例100%。出臺《咸陽市重大項目“容缺受理+承諾制”并聯審批辦法(試行)》,對36個省級重點續建項目、4個央陜合作重點項目、507個市級重點項目環評審批手續開通“綠色通道”。制定《水電氣暖接入外線工程并聯審批實施方案》,建成覆蓋市縣兩級的審批系統,實行“一窗受理、聯合踏勘、并聯審批、全程監督”,為項目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公共服務系統高效。定期舉辦銀稅互動、政銀企對接活動,創新“政銀擔”合作模式,推廣應用“咸陽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提高中小企業融資便利度。2023年,我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注冊企業947戶,入駐金融機構43家,發布各類信貸產品269款,發放貸款74.92億元,信用貸款26.65億元。
2023年,我市《選聘“科技大使”暢通人才科技合作之路》入選全國人才工作優秀案例,“三團兩庫”服務機制、“兩棵樹”政務模式、“項目管家”服務機制等7項經驗做法在全省復制推廣。
來源:咸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