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生命教育,如何成為一堂“必修課”

2024-03-07 11:18:26 作者:夏研

20240307095950410-57-9c9a9.jpg

今年全國兩會,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要將生命教育納入學校基本課程體系,讓生命教育成為不可或缺的“常態課”“必修課”,這樣能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對生命有一種全新、正確的認識。

生命教育,主要內容包括關于生命的由來、如何自我保護、如何尊重和敬畏自己和他者的生命等知識,本質上是一種人文知識的傳遞,是人生觀根本邏輯的建構,當然非常重要。

從近些年一些曝光的案例看,生命教育確實亟待加強,比如由未成年人實施的動物虐待事件,就呈現了增多的趨勢。2020年,江蘇南京發生一起11歲男孩虐貓事件,2023年河南開封一17歲學生線上組織虐貓直播,至于其他的網絡爆料更是層出不窮。

有專家表示,如今虐貓虐狗案件呈現低齡化趨勢,虐殺動物團隊已產生了一條黑色的產業鏈,他們正將“魔爪”伸向未成年人,通過游戲群、貼吧等各種互聯網渠道滲透到學生中,讓未成年人看到這些虐殺動物的視頻。

所以,生命教育其實就是和這種殘忍的、冷漠的暴力展示“爭搶”學生。如果生命教育不能率先給學生鋪墊一層價值觀底色,那么學生就有可能被這些內容所蠱惑,導致人格在一種扭曲的信息空間被塑造。

現實來看,生命教育已經得到了多方的重視。比如早在2004年遼寧省就制定《中小學生命教育專項工作方案》,上海市也在2005年發布了《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2010年教育部正式公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

但總的來看,生命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占比不高,學校的授課內容依然側重于智力和能力相關的課程,對生命教育的重視還不夠。比如此次兩會上,趙皖平代表就舉例,目前的統編教材中依然缺乏“生命關懷”主題的完整教學單元。因此,生命教育以一種更大的篇幅成為教育的側重方向,確實值得認真探討。如何將生命教育系統化、模塊化、常態化,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

但客觀上也要看到,生命教育是一種德育,很難像“文化課”那樣被量化考核,教學成果也很難直觀展現。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人們對生命教育的重視,也不能全部寄托于課堂。生命教育最廣闊的載體,還是社會空間——輿論的理性水位,其實才是日常里傳授生命教育的“老師”。

2020年,廣東深圳市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其中明確禁止食用貓狗等寵物;在今年兩會上,也有政協委員建議立法保護伴侶動物。這些在網絡上都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和討論。

當然,貓狗話題只是生命教育里的一部分,但它是一個縮影,是社會成員如何投射生命意識、情感寄托的載體。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一方面課堂上講授要愛護動物、尊重生命,另一方面不文明養寵頻發、部分網民對寵物喊打喊殺,處在這種矛盾的輿論生態里,那么教育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了。

從這個角度看,充實生命教育不只在課堂,也在社會。社會需要去探討出關于生命的共識,提煉出色澤清晰、態度鮮明的價值譜系。那么置身其中的青少年,就會得到熏陶,受到“日用而不覺”的理念傳遞。一個日常空間就是理性、良善、充滿溫度的,那么生命教育自然就是“必修課”了——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受到教育。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