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質效實現新提升、特色產業積蓄新動能、生態文明再上新臺階、城鄉融合開創新局面、社會民生譜寫新篇章……一組組數據、一項項舉措、一個個成效,反映了神木市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見證著神木人民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和不竭動力。
2023年,神木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47.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6.4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34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6353元、21858元。
能源化工廠區
強化重大項目建設 經濟質效實現新提升
2023年,神木市堅持把穩增長作為第一要務,保障政策精準落地,全力穩住市場主體,全年落實減稅降費6.45億元,新增“五上”企業170戶,規上工業總產值達3654.53億元。全年生產原煤3.31億噸、蘭炭2480萬噸、天然氣29.1億立方米,發電593.87億度,11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8增3降,“以量保值”穩定了經濟基本盤。
項目是硬支撐。神木市堅持實施重點項目要素攻堅戰,積極爭取用地、能耗、水資源等指標,落實聯審聯批、“紅藍章”審批、全流程幫辦代辦等舉措,獲批省級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營商環境體驗官制度在榆林全市推廣。搶抓新一輪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機遇,全年爭取資金31.55億元,連續兩年居陜西省第三位、榆林第一位。聚焦十條重點產業鏈,開展主題招商、股權招商、以商招商,簽約項目56個。
推動綠色轉型升級 特色產業積蓄新動能
2023年,神木市堅持強優勢、延鏈條、提質效,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該市大力推進“五新”項目建設,核增煤炭產能600萬噸,新增天然氣井159口,成功提取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熱解煤焦油,勘探發現全國首個千億方深煤層大氣田。推進“兩鏈”融合走深走實,龍華煤炭分級分質綜合利用項目完成主裝置安裝和部分調試,神信電廠主體建成、神信化工一期具備開工條件,北元募投等精細化工項目順利推進;蘭炭企業VOCs治理全覆蓋,酚氨廢水合規處置,節能審查積極推進,三江煤化首套純氧法煤熱解裝置試驗成功;神木(西安)科技創新中心獲批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金泰氯堿電石法聚氯乙烯無汞化示范首開行業先河。
此外,奮力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同華煤機制造項目落地,零碳半導體產業園一期、空列軌道交通制造項目正式開工,神木龍昊航校獲批西部首個CCAR-141部航空培訓基地。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石峁博物館正式開館,古城南北城墻考古發掘全面完成,楊家城城址確認為唐宋時期麟州城,并且入選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麟州故城保護規劃》獲省政府核準頒布。爾林兔鎮獲批省級旅游特色名鎮,爾林兔大草原建成4A級景區,海螺灣步行街成為城市新名片。文旅產業快速發展,全年游客量突破1000萬人次,文旅綜合收益達到40億元。
爾林兔鎮舉辦“清爽榆林”活動
高家堡古城過大年活動
堅持系統保護提升 生態文明再上新臺階
2023年,神木市堅持嚴治理、強保護、筑屏障,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毛烏素沙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項目在北京通過規劃評審;建成100座攔沙壩,除險加固9座病險淤地壩;東線引黃神木支線輸水隧洞全線貫通;紅堿淖成為陜西省首個國家重要濕地和國家首批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全國水土保持示范縣創建通過省級驗收,高新區獲評國家綠色工業園區。
同時,大力開展國土綠化,完成造林21萬畝、種草3.5萬畝,成活率達90%以上。成功承辦第二十九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紀念活動,沿黃防護林建設項目成為全省示范。建成大氣污染防治自動化管控平臺,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實現全覆蓋,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4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出臺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煤基固廢協同生態修復項目試點獲生態環境部批復,2戶無廢企業試點掛牌。
在鄉村振興方面,該市堅持抓銜接、促融合、興產業,脫貧成果鞏固拓展,實施鞏銜項目217個,完成8個鄉村振興示范村、15個鞏固提升村和1個省級重點幫扶村建設任務。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實施高效旱作節水項目6萬畝,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36萬畝次,糧食總產量達到23.5萬噸。農業示范園完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整治,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6個。啟動實施“村企結對強產業·工農融合促振興”行動,采取市場化運營模式實現村企互惠共贏,落實項目126個,初步探索形成一條以工補農、三產融合的共建共享之路。
突出創新示范引領 城鄉融合開創新局面
老城換新貌關聯著每一個群眾。2023年,神木市堅持補短板、強管理、提品質,城區13個老舊小區和6個農貿市場完成改造,1萬套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體育中心全面翻新。建成10條城市干道,打通7條斷頭路,改造17條背街小巷,建成職院東門、神華路下段人行天橋,暢通城市“微循環”。
此外,該市自來水廠三期主體完工、水質檢測實驗室建成投用,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30萬平方米,48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實行統一運營管理,建筑垃圾處理場完成改造,城市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列入國家試點,新增綠地7.42萬平方米,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第二輪復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通過省級驗收。建立城市標準化管理體系,強化城市管理運行平臺、城管便民地圖等“城市大腦”賦能應用,新成立10支城管執法隊伍下沉鎮街,新建停車場13個、新增停車位2100個,建成智慧公交候車廳54個、小區充電示范站3個,創建垃圾分類示范社區5個、示范小區7個、示范單位4個。
不斷保障改善民生 群眾福祉達到新水平
2023年,神木市堅持厚民生、強保障、重文體,群眾福祉進一步提升。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該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城鎮新增就業3706人。出臺進一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意見,新建、改擴建10所學校,新增學位3900個。醫共體優質醫療資源持續下沉,基層衛生院診療量達到321萬人次,神木市醫院新建項目主體封頂,疾控中心開工,健康體檢中心、婦幼保健醫院完成招投標,慢特病定點就醫報銷新增50種。養老設施實現全覆蓋,建成15個日間照料中心,256個農村互助幸福院集中啟動,全市養老機構達到399個。
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用心呵護老人
同時,群眾性體育運動異彩紛呈,成功舉辦全國武術公開賽、半程馬拉松等賽事。承辦黃河流域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完成首屆石峁文學獎評選。《幸福的田野》《酒曲人生》分獲“第十屆陜西省藝術節”群星獎和文華優秀音樂獎,高家堡獲評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鎮,惠泉路社區入選陜西省“非遺在社區”示范點。
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堅持防風險、守底線、保穩定,榮膺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優秀城市。“百強公安”建設高點起步,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24件。建成投運綜治指揮信息平臺,招聘1902名全科網格員,“雪亮工程”全終端聯通,為基層治理開通“天眼”。
(來源:榆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