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前不久召開支持“兩重”建設部署動員視頻會議,強調發行并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高質量做好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各項工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財政部也印發《關于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發行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擬發行400億元人民幣30年期特別國債。一系列舉措,標志著從今年起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政策正式落地實施。
在此之前,我國共發行過5次特別國債,包括三次新發和兩次續作,期限短的為3年、最長的為30年,主要用于補充銀行資本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支出等。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涉及期限為20年、30年、50年。與以往發行的特別國債相比,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具有期限長、規模大以及連續發行等特點,可以為建設周期長、投資回報慢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提供資金支持。
從當前來看,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的安全能力建設,將為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提供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且通過拉長期限更好地匹配資金需求,有利于穩定投資需求和預期、擴大有效投資。同時,相關領域的投資具有較高的乘數效應,能夠在關聯產業鏈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進一步拉動居民收入和消費。特別是在當前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的背景下,穩投資尤其是擴大有效投資有利于提振經營主體信心、改善經濟發展預期、增強發展后勁,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
從中長期看,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助于促進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和良性互動,夯實長期高質量發展基礎。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領域,潛在需求仍然巨大。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對這些重大項目予以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項目的資金缺口,推動形成一批優質資產,既有利于優化供給結構、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也有利于平衡代際間的公平,增進民生福祉。
接下來,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提高站位、深化認識,高質量發行和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扎實完成好“兩重”建設各項任務。
統籌今年和未來幾年的重點任務,科學做好項目篩選和儲備工作。按照國務院要求,認真落實“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今年要根據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項目成熟程度,科學做好項目篩選工作,盡快選定項目并下達項目清單和安排金額,爭取早開工、早見效。今后幾年的重大任務要與“十四五”規劃落實相結合,不斷提高項目庫的“容量”和“質量”,保障重大項目儲備和滾動接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
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分配情況,認真做好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結合債券市場需求和超長期特別國債對應建設項目的實施周期,科學設計發行品種期限,實現與項目期限的合理匹配。統籌一般國債和特別國債發行,合理安排發行節奏,切實保障特別國債項目資金需求,并加強中央和地方資金、存量和增量資金統籌,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形成合力,提高資金整體效能。
更好統籌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最大程度發揮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民間投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兩重”項目建設,爭取帶動更多經營主體參與投資,充分發揮民間投資的積極作用。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