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由外交部主辦、以“綠色河北,風光無限”為主題的“駐華使節河北行”活動走進張家口市張北縣。來自23個國家駐華使館和國際組織的30余名駐華使節、外交官和國際組織代表來到位于張北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基地,考察當地綠色能源產業取得的創新成就。
張北縣被譽為“風的故鄉、光的海洋”。在示范基地所處的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風力發電機迎風轉動,成片的光伏板隨著山脈延展,風能與光能共存互補,構成一幅綠色發展的和諧畫面。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基地附近的風力發電機與光伏板。 于洋攝
據工作人員介紹,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于一體的新能源示范電站工程。截至2024年5月底,工程累計發電量達120億千瓦時。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這是對張北新能源產業的描述。現場的工作人員在介紹時說到,“各位在北京用電時,或許用的就是來自張北的電!”
駐華使節與代表在聽工作人員講解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沙盤。 方童攝
發展新型能源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支持。據悉,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攻克了大規模新能源集中并網、集成應用的世界性難題,成功探索出風光儲輸協同發展的路徑,為發展綠色能源提供了新的方案。
風光儲輸工程給駐華使節與代表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駐華代表康博思在參觀活動后表示,這一工程非常迷人,它成功地將不同類型的能源整合進一個安全可靠且環境友好的分配系統中,“在這方面,中國可以為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國際組織提供許多幫助。”他還提到,由于清潔能源在可持續發展中起到基礎性作用,這一項目也有助于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伊朗駐華大使莫森·巴赫蒂亞爾則表示,希望有機會與中國企業在清潔能源領域進行合作,將這些新技術應用到本國的電力產業。“伊朗在這方面有很大的潛力,在伊朗的中部地區,你可以找到高效的陽光,很適合發展可再生能源。”
伊朗駐華大使莫森·巴赫蒂亞爾在接受采訪。 方童攝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