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恪守金融本源提升服務質效

2024-09-12 10:14:08 作者:楊方捷

20240912090912520-54-7aff2.jpg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大部署,明確提出“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這要求金融機構明確自身定位,聚焦主責主業,樹立正確的經營、業績和風險理念,完善自身治理結構,以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來推動自身長久發展。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本質和本源。縱觀金融史,金融一旦脫離實體經濟,熱衷于自我循環、自我膨脹,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輕則導致行業爆雷,重則釀成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金融機構不能“就金融談金融”,不能搞脫實向虛的過度衍生交易,不能搞規避監管的所謂“創新”,更不能搞龐氏騙局。要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第一位,通過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更好服務民生福祉,助力科技強國建設,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23年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61.09萬億元。用好這些金融資產,不斷提升金融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可以調節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有助于滿足實體經濟多元化需求,促進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有待進一步提升,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明確自身定位,聚焦主責主業。立足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金融系統要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另一方面,應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深化黨建與公司治理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金融機構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經營要求,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盡職免責規定。同時,落實授權制度,加強責任約束,強化關鍵崗位人員和重要業務管理,嚴防廉潔風險。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構建起誠信、穩健、創新的金融生態環境。

此外,還應堅持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加大金融執法力度,豐富執法手段,在市場準入、審慎監管、行為監管等各個環節嚴格執法。加強監管協同,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體追責體系,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完善監管規則,持續加強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不斷提升監管專業性、權威性和透明度。同時,還應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優化股東利潤考核和評價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實現適當利潤。健全資本補充機制,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