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這么好的醫療服務!”10月10日上午,在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鄉中心衛生院新建的康復健康小屋內,黃安村村民鐘春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治療。鐘春明表示,她去年11月患上病毒性面癱,“這次聽說有專家來義診,我早早地就來排隊了。經過診斷和治療,現在感覺舒服多了。”
“很多疾病都有‘康復黃金期’,如能做好康復理療就可取得很好效果,這在鄉村醫療中尤為關鍵。”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終身名譽理事長、宣武醫院首席專家凌鋒說。正因如此,平安養老險與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攜手探索鄉村健康幫扶新模式,陸續開展“平安村醫培訓”“康復健康小屋”等公益項目。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今天,由平安養老保險在瑞金捐資建設的5個‘長征路上的康復健康小屋’正式啟動,希望以此提升當地醫療水平,為瑞金健康事業貢獻力量。”平安養老保險黨委書記、董事長甘為民說。
在云石山鄉中心衛生院康復健康小屋,紅外線治療儀、中頻電療儀、周林頻譜儀、康復上下肢踏車、滑輪吊環訓練器、平行杠等康復設備一應俱全,讓村民們大開眼界。康復科的志愿醫生利用這些設備為村民提供不同類別的康復、理療,并手把手教村醫如何使用這些設備治療頸肩腰腿痛等不同類型病癥。同時,在衛生院門外,神經內科、骨科等其他科的志愿醫生也為村民帶來了義診暖心服務。
志愿醫生在康復健康小屋開展義診。
下下村委書記梁長能一邊張羅著村民們排隊就診,一邊拿著不久前拍的片子向醫生咨詢。“前幾天聽說專家來義診,我就在村里微信群通知大家帶好片子。今天好多村民都來了,讓專家看看,心里會踏實很多。”
長隊中既有年邁老人,也有懷抱孩子的年輕母親,還有身體不便的殘疾人,大家雖然焦急,但秩序井然。
瑞金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秀銘表示,隨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鄉村醫療領域仍面臨許多挑戰:一是人才不足與流失,二是設備欠缺與落后,三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希望更多愛心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鄉村衛生健康事業。”陳秀銘說。
康復健康小屋義診活動由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中國志愿醫生團隊發起,旨在通過為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配備必要的康復設施,組織志愿醫生和村醫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健康義診等服務,從而改善群眾在“家門口”的就醫環境。
“康復健康小屋項目均落地于鄉村衛生室、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依托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志愿醫生工作委員會志愿醫生團隊設立專家工作站,開展定期醫療幫扶和義診活動,滿足村醫學習需求,幫助提高鄉村醫生整體醫療水平。”凌鋒介紹。
截至目前,平安養老保險支持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在全國成功落地康復健康小屋78個,覆蓋10省20市27縣下轄的78個鄉村,開展義診幫扶130余次。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于2023年設立了“長征路上建小屋”公益項目,即沿著紅軍長征走過的路線、打過的戰役、開過的歷史性會議,踏著革命先輩足跡,匯聚中國志愿醫生力量,沿途在鄉村建立康復健康小屋。“我們計劃在長征路上建200個康復健康小屋。”凌鋒表示,鄉村健康振興離不開各級政府、社會組織、醫療服務機構以及社會愛心企業的大力支持。
談及未來幫扶計劃,甘為民表示,平安養老保險將繼續與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合作,把長征路上的康復健康小屋串起來,讓它們充滿生機活力,為長征沿途的鄉村醫療衛生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