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市場消息稱,復星系旗下國內保險公司出現重大人事變動,一把手變更。
復星保德信人壽原董事長賴軍改任副董事長,董事長由兄弟公司-復星聯合健康保險原董事長曾明光擔任。
說起來,兩家公司也屬“難兄難弟”。上半年均“增收不增利”,自身造血能力缺損;償付能力趨緊,在復星國際保險版圖收縮下,更顯困窘。
復星國際旗下設有“健康”、“快樂”、“富足”、“智造”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其中,“富足”板塊下有4家主要保險公司,分別為復星葡萄牙保險公司、復星保德信人壽、復星聯合健康保險、鼎睿再保險。
復星保德信人壽和復星聯合健康保險作為復星系布局國內保險市場的重要棋子,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
復星系保險高管換防背后,復星國際經營情況引發關注。
近5年,復星國際盈利不穩,業績大起大落。歸母凈利分別為148.01億元、80.00億元、100.85億元、-8.32億元、13.79億元。尤其2022年虧損后,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期間,富足板塊除2022年歸母凈利巨虧48.80億元外,2019-2021年,在集團各業務板塊中,對歸母凈利貢獻占比最高,均超5成。2023年被健康、智造板塊超過,占比驟降至僅17.19%。
公司富足板塊包括保險和資管兩部分業務。其實,長期以來資管業務一直是公司富足板塊中的凈利大頭。2023年保險業務貢獻超過資管,歸母凈利達7.90億元,為復星國際貢獻了利潤的“半壁江山”。而彼時資管業務歸母凈利虧損5.53億元。
2024上半年,復星國際歸母凈利延續下滑趨勢,僅7.20億元,較2023年同比下滑47.06%。尤其富足板塊受資管業務拖累,歸母凈利同比下滑超8成,僅0.27億元。
其中,保險業務得益于非核心資產錄得一次性處置利潤,歸母凈利同比增長56.46%達11.75億元。資管業務則同比下滑110.26%,虧損11.4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業績斷崖式下滑,或基于改善業績回籠資金需求,復星國際進行了主要以保險板塊為靶向的戰略收縮。
2022年,以7.4億美元出售AmeriTrust100%股權;向泰康保險集團轉讓旗下豫園股份持有的全部泰康保險集團股份,轉讓對價11.57億元;下屬4家公司向陜西國資委旗下公司轉讓所持永安財險26%股權,持股比例由40.68%降至14.69%。
2024年4月,復星國際為聚焦核心業務、減輕債務壓力,稱要出售不超過1540.13萬股比利時保險公司Ageas SA/NV(富杰)股份給法國巴黎保險集團(BNP Paribas Cardif),回籠資金超6億歐元。交易完成后,復星國際持有Ageas的股份降至不超過195.25萬股。
9月27日,復星國際創始人郭廣昌減持534萬股新華保險H股,持股比例由6.23%降至5.71%,此次約套現1.13億港元。
大觀光伏停車棚,科技與環保的完美結合,給您獨特的停車體驗廣告境內保險業務壓力倍增
細化到復星保險經營上,內部分化較大,尤其表現為地域差異。
2024上半年,復星國際保險業務利潤主要來源于海外板塊。上半年,復星葡萄牙保險、鼎睿再保險分別實現凈利潤1.04億歐元、1.24億美元。
反觀,復星國際持有的國內2家壽險公司則各有各的難處。
2024上半年,復星聯合健康保險“增收不增利”。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7.78億元,同比增長2成;凈利虧損0.15億元,較2023年0.33億元,凈利由盈轉虧。
業績轉虧同時,復星聯合健康保險償付能力不達標風險增大。2022年“償二代二期”規則實施,雖然公司已經申請了過渡期政策,但償付能力仍逼近監管“紅線”。2022-2023年,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僅57%、56%。
2024上半年,復星聯合健康保險得益于上海復星醫藥、廣州南沙科金控股,2名股東合計增資4.98億元,暫時緩解了緊張的償付能力。然長遠看下行壓力仍較大,仍是困擾其發展的瓶頸。
實際上,對比來看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盈利能力還要優于兄弟險企復星保德信人壽,可想后者處境更為艱難。
復星聯合健康保險在成立第5年實現凈利轉正,并在2021-2023年,連盈3年,只是凈利體量較小,分別為0.20億元、0.63億元、0.23億元。而成立較早的復星保德信人壽則是打破了人身險公司七平八盈的行業定律,自成立起連虧12年,至今仍陷虧損泥潭。
2024上半年,復星保德信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3.24億元,同比增長131.98%;凈利虧損1.61億元,較2023年同期-0.05億元,虧損幅度擴大。
而通常一家險企常年虧損和投資能力、償付能力、高管經營水平等不無關系。
2024上半年,復星保德信人壽年度累計投資收益率1.53%,較2023年同期下滑0.61個百分點;年度累計綜合投資收益率4.81%,同比增長1.05個百分點。然較近3年公司平均投資收益率3.93%,綜合投資收益率5.21%,差距較大,下半年投資壓力不言而喻。
償付能力作為險企生命線,復星保德信人壽在中外資股東多輪增資下,暫時企穩。截至2024上半年末,復星保德信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59.8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7.45%,分別較一季度末增長4.31個百分點和5.21個百分點。且公司兩項償付能力指標高于人身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15.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85.9%水平。
不過長遠來看,并不樂觀。一般來說,險企長期虧損,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疊加業務規模擴張對資本消耗大,償付能力通常是往下走的。復星保德信人壽就明確表示,預測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分別為141.75%和188.13%,較第二季度末下滑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復星保德信人壽在內控管理方面還有待加強。
2023年3.15前夕,監管網站披露,復星保德信人壽因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費率等10項違規行為,被監管部門作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罰款262萬元的行政處罰。
涉及相關責任人7名,被警告并合計罰款59萬元。其中就有時任公司總經理的陳國平,因其是對公司保險資金未獨立運作的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警告并罰款10萬元。
(來源:老虎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