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篤行實干向前行

——合陽縣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紀實

2024-10-14 12:10:57

                                

多家企業入駐經開區四期標準化廠房  

新池鎮紫緣薰衣草莊園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詩經苑體育運動公園一角  

2023年2月已經投入使用的天合園小學 

這份數據,實屬不易!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合陽縣委、縣政府篤行實干,奮楫爭先。2024年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54.81億元 ,同比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55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83億元 ,增長16.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3.43億元,增長3.1%。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春爭日,夏爭時,秋日的古莘大地,高質量發展熱潮依然洶涌澎湃。近年來,合陽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一區一地一縣”建設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開展“三個年”活動,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改善,產業發展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全縣經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精準施策  

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西禹高速出口改擴建、合銅高速合陽北引線等90個項目建成投用;同富鐵路物流園、金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等40個項目進展順利;泰山北路道路排水、山陽煤礦風井工程等10個項目順利推進;先后爭取到中央投資、中央預算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中省資金11.8億元;簽訂招商引資簽訂合同35個,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0.5%……今年1月10日,合陽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這是會議發布的2023年的一份成績單。  

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和硬支撐,合陽縣始終堅持“發展為要、項目為王”的理念,扎實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制定印發《合陽縣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實施方案》,成立“高質量項目專班”,落實縣級領導項目包抓責任,堅持一周一調度、一月一推進、一季一觀摩,強力推進項目建設。今年上半年,全縣84個重點項目開復工62個,開復工率85%,完成投資30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51%;12個市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復工,完成投資21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60%;緊盯中省政策導向,策劃重大項目120個。積極推進“雙千一百”戰略。西卓煤礦聯合試運轉,200萬噸產能提升項目進展順利,全縣煤礦設計產能達到1115萬噸;100兆瓦渠道光伏并網發電、230兆瓦華潤風電開工建設,全縣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981.6兆瓦。經開區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2022年度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綜合監測排名全市第一,榮獲全省綠色農產品加工特色專業園區、全市2022年度工業園區建設發展先進單位。四期標準化廠房入駐過半,風和礦用設備、聚灃食品加工等12戶企業落地建設,默迪新能源、東霖瑞泰二期、長隆順發二期等企業投產運營,合必居食品加工、北京海智萊克裝備制造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產。  

與此同時,合陽縣堅持抓服務促優化,營商環境實現新突破。成立“營商環境突破年工作專班”,印發《合陽縣營商環境突破年實施方案》《合陽縣營商環境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合陽縣利企惠企政策匯編(2023版)》,開展宣講活動12次,受理企業服務類事項122件,解決事項122件。扎實開展縣級領導干部“雙包一解”活動,完成《利企惠企政策(2023版)》匯編,持續推動審批事項劃轉,全部進駐服務大廳;持續推進鎮村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事項鎮級全覆蓋;持續推行“暖心”服務、開展“延時服務”“幫代辦”等活動,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94%以上,政務服務網辦率達到98%。開展“特約監督員”進駐大廳活動和“三訪”活動,暢通規范群眾訴求表達、權益保障通道;充分發揮12345營商環境企盼熱線和便民利企服務快速響應平臺功能,開展“揭短”“挑刺”行動,推動了營商環境持續提升。  

四項行動  

鄉村振興迸發“強動能”  

9月,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關鍵時期。連日來,在合陽縣新池鎮南溝社區成排連片的葡萄園區內,一串串新鮮飽滿的葡萄綴滿枝頭,微風吹拂下,輕盈搖曳,煞是喜人。果農在果園里來回穿梭,個個忙得不亦樂乎,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南溝社區位于合陽縣城東南13公里處,轄7個村民小組539戶2080人,耕地面積5150畝。近年來,依托蘇陜協作項目資金支持,南溝社區投入120萬元大力發展葡萄產業,全村葡萄種植面積1500畝,種植戶占到全村的30%,2020年至今,南溝社區年產值均在3000萬元以上,先后榮獲省級精神文明村、市級生態示范村、縣級產業示范村榮譽稱號。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合陽縣是農業大縣,也是曾經的貧困縣,脫貧攻堅工作結束以來,合陽縣始終把產業協作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依托蘇陜協作項目支撐,扎實開展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群打造、消費幫扶助農增收、勞務品牌培育“四項行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鄉村振興蹄疾步穩。合陽縣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現有產業基礎,重點招引產業帶動性強、帶農益農效益明顯的項目,累計建設10個幫扶車間(社區工廠),招引華潤新能源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落戶合陽,通過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年人均可增收4~5萬元。引導合陽龍頭企業入駐“832”平臺,組織中資國業公司、圓圓食品公司等合陽縣農特產品龍頭企業,與鎮江市軍糧供應中心、味好果園、瑞祥集團等公司全面合作,共同搭建江蘇地區銷售網絡。利用蘇陜協作資金,支持實施8個蘋果產業相關項目,重點在蘋果、紅提等大鎮建設倉儲保鮮、流通型冷庫等農產品配套設施,先后建成9個農產品冷庫項目,進一步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短板”,累計帶動農戶數712戶,帶動貧困人數2486人,助農增收效果顯著。新建成7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534戶2160人,基礎設施、教育、醫療、醫保等配套服務全部到位。2023年在蘇陜協作省級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三名。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求全國各地廣泛學習借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合陽縣立足創全國示范、做省市標桿,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差異發展,將全縣215個村劃分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護三大類,全面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大力實施產業提質增效行動,全縣糧食種植面積76萬畝、總產量25萬噸,奶牛存欄3.2萬頭,水產養殖2.7萬畝。深入開展便民服務活動,實施黨群服務中心“一廳十室”高標準提升49個,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務室223個,“五堂合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56個,5G網絡、數字電視、動力電、天然氣等實現全覆蓋。突出智慧管理,建立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互聯網+”鄉村建設管理平臺,打造數字鄉村示范村30個。  

向新而行  

生態經濟煥發“新活力”  

今年4月16日,合陽縣第七屆洽川旅游文化季啟動,活動當日,位于坊鎮的萬畝牡丹園迎來了開園儀式,吸引了附近縣市大量游客。隨后到年底,還有三大類22項活動,不斷吸引游客前來打卡。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開園的新池鎮紫緣薰衣草園區,先后投資600余萬元,建成400余畝集田園風光、文化旅游為一體的薰衣草莊園和薰衣草深加工車間,年可產精油500公斤、純露6000公斤,制作薰衣草香枕、香包、香皂、蜂蜜等產品10余種,接待游客6萬人次,村集體年均收入達336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依托優越的生態優勢,合陽縣聚力做好“五美文章”,著力推動城鄉環境一體共治、全面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得益彰。建設美麗村莊,大力實施農村“三大革命”,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和污水有效處理率分別達到94%、90%和45.8%,建成省市級美麗宜居示范村95個,打造“美麗庭院”5.6萬戶。建設美麗公路,在全縣全面實施縣鄉道路綠化、美化改造提升工程,建成“三季有花、四時常綠”美麗環線310公里,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建設美麗環境,大力實施金水溝生態修復、徐水河生態保護、太棗溝生態涵養、武帝山生態提升工程,建成長26公里、寬500米的環縣城綠化圈,打造了沿黃公路、合洽路兩條風景線,實現城在綠中、村在林中、人在景中,全縣森林覆蓋率達21%,村莊林木覆蓋率達47.49%。建設美麗民居,出臺《鄉村建設指導手冊》,在所有行政村設立村莊建設監督委員會,實行12類樣板房示范引導、千名農村工匠持證上崗、百名技術人員包村結對,全面推進村莊和民居規范建設,最大限度地保持傳承了錯落有致、青磚藍瓦、兩檐流水、影壁脊獸的關中民居風貌。建設美麗文化,常態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七進”“家風家訓進萬家”“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文明實踐活動,構建起貫通縣鎮村、覆蓋園景城的“五堂合一”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全縣建成鄉風文明一條街86個、縣級以上文明村146個。 

在此基礎上,合陽縣充分發揮黃河濕地生態美景、詩經文化、黃河文化和伊尹名人故里等資源優勢,積極完善設施配套,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加大旅游產品開發和宣傳促銷,全力打造“伊尹故里·詩經合陽”文化旅游品牌,“三產”旅游活力迸發。成功創建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縣,洽川景區被評為省級自然教育基地,萬畝牡丹莊園、紫緣薰衣草莊園晉升國家3A級景區。歷史文化博物館成為展示合陽形象新窗口,縣圖書館獲評國家二級圖書館,坊鎮榮獲第三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鎮。洽川旅游文化季、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伊尹杯”美食烹飪大賽等活動成功舉辦,“伊尹故里·詩經合陽”文化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民生為本  

幸福合陽再譜“新篇章”  

早上5點起床,6點出門到城市運動公園運動,之后回來看書、看報、吃飯、休息,對于在合陽縣澄合金水小區居住的范老先生來說,雖然住在城市的南環邊上,但是,一點也不影響他的愜意生活。  

伴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合陽縣始終把做好民生實事、抓牢民生保障貫穿于政府工作的全過程,大力實施惠民政策、健全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詩經苑體育運動公園向市民開放,金水路、印光大道人行道改造提升全面竣工,西環路老城區雨水排水口建成投用,水星和第二污水處理廠實現管網互通。城區生活垃圾壓縮轉運和分類轉運中心順利開工,垃圾分類工作始終保持全市第一方陣。城市公園、口袋公園、街頭小景觀扮靚城市顏值,星級公共衛生間、標準化便民市場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縣城主次干道出入口全部實現亮化,合陽的夜晚更加安全、更具魅力。在鄉村,聚焦“守底線、抓鞏固、促振興”,扎實開展“周監測、月入戶”工作,全縣納入“三類”監測對象387戶1225人并全部落實幫扶措施,215戶685人消除返貧風險。深入實施黨建引領“五項行動”,全域推行“一核四會五個一”鄉村治理模式,白靈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黑池鎮被評為全省鄉村治理示范鎮。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合陽縣累計投入7.8億元,實施90余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建設項目,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職業教育特色發展、特殊教育健康發展,天合園小學、武帝路幼兒園、第二高級中學初中部建成投用,職教中心改造提升穩步推進,九龍小學啟動建設。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扎實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縣鎮兩級醫院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構建了“連成一片融為一體”的鎮村衛生服務新格局,婦幼保健院完成整體搬遷,老年養護院主體建成。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扎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全面落實穩就業、保就業等政策,加快建設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非遺進校園、大地歡歌群眾文化活動展演精彩紛呈,一元劇場、戲曲進鄉村、流動圖書車走基層等惠民活動常態化開展。安全信訪得到加強,基層治理持續深化,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個個項目的落成、一次次成果的突破、一件件實事的辦結,匯聚成一份用心用情用力書寫的奮進答卷,凝聚成一條讓夢想接續前行的現實路徑。時間不停,追夢不止。時間向前,合陽向前!(來源:渭南日報)

責任編輯:渭南站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