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渭南訊 在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渭南市勇立潮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將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推動地方經濟蓬勃發展的關鍵引擎。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分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渭南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達到295.13億元,較年初新增43.31億元,同比增長20.93%,高于各項貸款增速9.96個百分點。這些數據充分展現了渭南市在金融支持民營經濟方面的積極作為和顯著成效。
政策引領:夯實金融支持的基石
渭南市緊跟中央政策導向,深刻領會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視與支持精神,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金融支持政策。《渭南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的發布,明確了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民營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機會,也為渭南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分行充分運用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轄內金融機構對民營、小微等領域信貸投放,促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2024年6月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累辦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20.26%。
創新驅動:滿足民營企業的多元化需求
渭南市轄內各類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以滿足民營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通過推出多種創新金融產品,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加精準和高效的金融服務。這些產品的推出,不僅提高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適配性,也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分行指導轄內金融機構針對民營企業融資特點,優化審批流程,通過下放審批權限、簡化業務審批流程、轉授權等方式,提高民營企業信貸業務審批效率。此外,渭南市還注重提升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通過舉辦金融知識講座、金融產品推介會等活動,增強民營企業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識,提高其融資能力。
環境優化與合作深化:營造良好金融生態
渭南市通過加強金融監管,打擊非法集資等違規違法金融活動,維護了良好的金融秩序。同時,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支持低碳生產與綠色轉型,構建了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在內的綠色金融體系。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為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環境,也為渭南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分行與當地工信、農業等部門溝通聯系,在政策配套、信息共享、銀企對接、獎補激勵等方面深化合作,支持轄內金融機構沿產業鏈梳理民營、小微企業名錄,探索開展“貨幣政策工具+產業鏈”工作,將低成本資金精準傳導至重點產業鏈。
政銀企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為了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渭南市積極探索政銀企合作新模式。通過建立政府、銀行和企業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促進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共同解決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難題。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措施,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渭南市還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對接會、洽談會等活動,為金融機構和民營企業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在這些活動中,金融機構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融資需求,從而提供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了解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和金融產品的最新信息,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金融活水的潤澤下,渭南市民營經濟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不僅為民營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也為渭南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未來,渭南市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金融服務,為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