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面”“不接觸”是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顯著特征。但近日出現一種新型詐騙—嫌疑人大膽現身親自上門來取現金!你以為和你見面交易取錢的是工作人員,其實他只是臨時雇用的跑腿人員。
近日多地發生境外“詐騙分子”雇用人員上門取走受害人被騙資金的案件。
簡要案情
近日家住府谷的王女士,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叫趙某的人對方自稱是某地軍區的軍官,趙某先是以朋友身份跟王女士聊天培養感情后稱認識一個香港貴金屬投資平臺老板,可以得到內部消息他通過做貴重金屬投資收入還不錯并向王女士推薦了一個“投資平臺”趙某告訴王女士因部隊管理嚴格、網絡限制讓王女士幫他在投資貴金屬的平臺上操作。
王女士按照趙某要求在“投資平臺”上操作了一段時間,平臺顯示每天都是盈利的且回報率高于是王女士也在平臺注冊了賬戶進行投資。趙某稱投資需要購買虛擬幣但又稱有關部門對虛擬幣管控嚴格,線上轉賬容易凍結銀行卡,指派專人現場交易并上門拿錢。王女士以為一手交錢一手交易比較可靠,確認平臺到賬之后放心的將現金交給上門取錢的人。同樣的操作,在家門口進行了數次直到想獲得收益無法提現時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
套路解析
詐騙分子往往通過網絡社交平臺搜索目標受害人(女性、高收入)并添加好友,冒充“高富帥”“軍人”“投資專家”等身份與受害人建立關系,以有“特殊資源”“平臺有漏洞”可獲得高額回報等理由,鼓動受害人參與投資。充值方式改為購買虛擬幣,但又稱有關部門對虛擬幣管控嚴格,線上轉賬容易凍結銀行卡,改為線下安排專人到其家中或指定地點取現金。
警方提醒
1.在與網友或熟人交流時,如涉及投資交易,務必通過正規渠道核實平臺真實性,切勿盲目取現交易。
2.凡是要求網上購買黃金、虛擬幣或將金條、現金當面交付給“第三人”進行“投資入金”和繳納“保證金”的,都是詐騙。
3.請廣大居民朋友務必提高警惕,嚴防“線上詐騙+線下取錢”最新詐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