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大型銀行應探索差異化發展

2024-12-09 09:58:05 作者:陸敏

20241209093332504-1-f86aa.jpeg

大型銀行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召開大型銀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明確要求大型銀行合理把握效益、規模、質量的關系,注重“量、價、險”的平衡,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差異化發展模式。

合理把握效益、規模、質量的關系是銀行經營管理中的重要課題,也是銀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注重“量、價、險”的平衡,要求實現業務發展與防范風險的平衡,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資產風險做好足夠的準備。下一步,應積極探索差異化發展模式,破解當前銀行業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困難挑戰。

今年以來,在凈息差不斷收窄的大環境下,不僅是中小銀行,大型銀行也面臨不小的經營壓力。從整體數據來看,商業銀行凈息差持續走低,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約3%。今年三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凈利潤為1.87萬億元,同比僅增長0.5%。展望明年,凈息差仍然面臨收窄的壓力。

在這一背景下,要求大型銀行進一步探索差異化發展,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其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實際上,一直以來大型銀行產品“同質化”問題都屢遭詬病。尤其是在部分地區的分支行,同質化經營情況較為嚴重,導致低效競爭。由于推出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在功能、特性、價格等方面都極為相似,資產結構、負債結構基本一致,對于基層員工來說,主動創新產品的動力不足,在“以業績論英雄”的傳統考核模式下,容易陷入價格戰的惡性循環。

推動大型銀行探索差異化發展模式,也是破解大型銀行“大而不強”問題的需要。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的“2024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大型銀行繼續占據主導位置。按一級資本計算,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為全球前四大銀行。交行和郵儲分別位列第九位、第十二位,在榜單中也有一席之地。而相對于資產規模,我國大型銀行的國際話語權仍較低,與我國經濟在全球的影響力不相稱。在大型銀行中只有中行的國際業務相對領先,其他銀行相對薄弱。建行2023年末境外機構總資產為1.73萬億元人民幣,占集團總資產比重僅為4.52%。

大型銀行要盡快補足業務短板,提升經營水平,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要加強以投行、資管為代表的中間業務能力建設,盡快打破依賴利息收入作為主要利潤來源的情況。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大型銀行需要提升研判能力為經濟發展提供更為穩健的風險化解方式與流動性解決方案,真正發揮主力軍和壓艙石的作用。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