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斕的中國剪紙、國畫、書法裝點著里約中國國際學校的操場,在微風中輕輕舞動,陽光灑滿藍色地面。舞臺前,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興奮與自信,手中的紅扇與銀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伴隨著悠揚的中國古典音樂,一群身著漢服和武術服的學生輕盈起舞,或揮劍劈刺,或執扇旋轉,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與美。臺下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12月7日,2024年中華文化大樂園在巴西里約中國國際學校舉辦演出。
12月7日,2024年中華文化大樂園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演出。在過去一周時間里,這場旨在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巴文化交流的活動,為巴西華裔青少年和來自巴西里約中國國際學校的部分學生帶來了國畫、書法、武術、民族舞蹈、剪紙等傳統藝術文化體驗。
一年級學生瑪伊特今年已經在學校學習了四年,談到自己參加的環節時,瑪伊特毫不猶豫地說:“舞劍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我特別喜歡花木蘭,舞劍時我感覺自己就像她一樣!”
“我學會了用劍時不僅要有力量和速度,還要有輕盈和優雅的動作。”瑪伊特分享道,“我一直都想學習舞劍,這次活動讓我更加想要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
瑪伊特的母親、職業律師旺達·布蘭當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要為這次活動點贊,因為它加強了孩子們和他們的家庭與中國文化之間的認知和聯系,更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談及女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旺達充滿驚喜地說:“我從未想象過我的女兒會拿著劍來表演。她非常喜歡,還對動作的優雅和細膩感到驚訝!這種經歷讓她收獲了很多。”她表示,過去一周的中華傳統文化教學給孩子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體驗,希望在將來能看到學校繼續舉辦類似的活動。
此次中華文化大樂園巴西里約營特邀來自浙江的12名優秀教師前來授課,他們分別來自舞蹈、武術、書法、話劇等多個領域。教師們通過形式豐富的課程,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浙江外國語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話劇表演專業教師邱暢承擔了話劇表演課程的教學。回憶起教學過程,邱暢坦言:“跨文化教學對我的專業素養是一次挑戰,同時也讓我收獲了寶貴的海外教學經驗。”
面對巴西裔和華裔學生在文化認同、學習習慣和語言水平上的差異,邱暢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創作、自由組隊,通過多種話劇劇本類型,激發團隊合作意識。“看到學生們在短暫的課程后積極參與匯報演出,我深受感動,華夏文化后繼有人,讓我熱淚盈眶。”邱暢說。
談及教學心得時,邱暢總結道:“文化交流需要包容、平穩、細心和辯證的態度。要尊重文化差異,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靈活因材施教,同時也要向孩子們學習,反思和探索更好的教育方式。”
里約熱內盧副市長尼爾頓·卡爾德拉表示,此次中華文化大樂園活動落地里約,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體驗中華文化的重要機會。
浙江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韓琦表示,經過學習,孩子們在短時間內接受了舞蹈、武術、聲樂、話劇表演等多門課程學習,也現場觀摩了這些課程老師們的才藝展示,這些都讓他們對中華文化有了更直觀的體驗。不少孩子驚嘆于老師們的才藝,也由此產生對學習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他們的成長與中巴文化交流的深入推進相伴而行,將進一步拉近兩國之間的聯系。
巴西華人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里約中國國際學校董事尹霄敏表示,教育不僅僅是學術知識的傳授,更是文化交流與價值觀共融的橋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才是知識建構和文化互鑒旅程中的主角。學校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尊重多元文化、具備責任意識的學生,讓他們能夠理解世界、連接世界,并在中巴文化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促進兩國友誼與合作的橋梁。
中國駐里約總領館副總領事王尉育說,在里約熱內盧市政府、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里約中國國際學校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得以順利創立并蓬勃發展。此次活動不僅讓里約的學生和旅巴僑胞沉浸式體驗中華文化的豐富與精彩,更推動了中巴兩國文化的交流與互鑒,進一步拉近了兩國人民的心靈距離,彰顯了中巴友誼歷久彌新的深厚情誼。
“中華文化大樂園”是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推出的旨在增進海外華裔青少年和海外各界朋友了解中華文化的品牌活動。巴西里約營活動由中國華文教育發展中心主辦,浙江海外聯誼會與巴西里約中國國際學校共同承辦。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