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險”“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建設”成為近期多家保險機構2025年工作會議的聚焦話題。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2024年,保險業發展整體好于預期,一些具有戰略眼光、創新能力且管理規范的保險公司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各家保險機構厲兵秣馬,按照保險業新“國十條”要求,聚焦國家戰略,探索科技賦能,優化資產負債,迎接機遇與挑戰。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認為,保險機構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責任和義務服務國家戰略。為更好服務國家戰略,保險機構要根據市場環境和科學技術的變化,不斷深化改革,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
聚焦一:防風險
在多家保險機構的2025年工作會議上,“防風險”成為一大聚焦話題。
中國人保會議指出,2025年將扎實防控風險,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帶頭引領行業合規經營,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完善構建風險防控體系,強化風險合規文化建設。
中國人壽會議指出,2025年要持續提高風險“四早”能力,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堅決守牢風險合規底線。
中國太平會議指出,2024年,風險合規管理日益加強,持續完善風險合規管理體系,扎實做好配合國家審計和內審工作。2025年要樹牢底線意識,筑牢風控合規防線,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風險。
利安人壽會議強調,兜好風險“防控網”,提高長周期風險抵御能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華信保險經紀會議指出,2025年以深化產融服務、完善風險管理、強化科技創新為路徑,全力打贏黨建為魂、產業為基、以人為本、綠色為先、創新為源、風險管理、托底保障七大收官戰。
聚焦二:服務國家戰略
服務國家戰略是各家保險機構2025年工作會議的另一個聚焦話題。
中國人壽會議指出,2025年,全系統要銳意改革、合力攻堅,統籌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高質量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用心守護人民美好生活,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主動為資本市場發展多作貢獻。
中國再保會議指出,2024年,公司充分發揮再保險主責主業優勢,著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布國內首個低空經濟保險示范條款,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國核保險共同體承保能力躍居全球第一,配合各級政府落地153個政策性健康險項目,保障超1億人次。著力服務國家巨災保險保障體系建設,發布中國洪澇巨災模型2.0,研發中國巨災風險地圖,首創政策性巨災保險一攬子解決方案,并在河北、湖北兩省落地。
中國太平會議指出,2024年,公司大力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香港發行亞洲首只雙風險、雙觸發機制巨災債券;為全港約三分之一的出租車提供保險保障,“中企關愛進社區”活動惠及香港市民1.25萬人次;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灣區投資規模較年初增長46%,正式承接運營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大灣區客戶數突破800萬。
華安保險會議指出,將高質量服務國家及區域發展大局,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多作貢獻。
聚焦三:科技建設
“科技建設”同樣成為各家保險機構2025年工作會議的關注點。
中國人保會議提出,深化數字化改革,完善數字化頂層設計,加強面向基層一線的數字化應用,強化數字化底層資源共享,讓客戶感受到人保的科技服務,讓基層一線有科技獲得感。
中國人壽表示,2025年,公司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強頂層設計與科技資源統籌,強化數據治理和分析利用,深化科技應用賦能,提升信息安全能力。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強頂層設計與科技資源統籌,強化數據治理和分析利用,深化科技應用賦能,提升信息安全能力。
國任保險會議指出,展望未來,著力提升經營管理閉環的數智化水平,打造具有比較優勢的商業模式,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化機制體制。
眾誠保險會議指出,未來重點推進科技賦能、數保領航、深挖潛力增效益等工作。
招商仁和人壽會議指出,公司確定的“全力打造央企及員工家庭首選的風險管理、健康管理和財富管理數智生態平臺”新商業模式,核心是構建數智生態平臺,主要服務央企及員工家庭,未來將圍繞這一商業模式開展“三大戰略”。
中郵保險會議提出,2025年要更加聚焦數字化轉型,實現一批標志性、自主性、特色化的數字化成果,釋放更多新質生產力。
瑞眾人壽會議指出,為有力有序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要重點分析和回答好“身在何處、去往何地、路在何方”的改革“三問”,提出“穩步提升數智化水平”等七項重點工作。
工銀安盛人壽會議要求,要深化數字轉型工程,增強科技賦能經營能力。全方位實施“D-ICBC-AXA”行動方案,夯實科技基礎,提升賦能成效。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