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通告,依法駁回搶注“DEEPSEEK”等相關商標注冊申請。
近期,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掀起了科技浪潮,吸引了無數目光。在此背景下,涉事主體將公眾熟知的“DeepSeek”名稱或相關圖形作為“獵物”,在多個商品服務類別進行“撒網式”注冊,其搭便車謀取不當利益的意圖昭然若揭,吃相相當難看。這不就是企圖不勞而獲,坐享他人創新成果紅利?
商標作為企業品牌的核心標識,承載著企業的信譽、形象,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足的重要資產。但利欲熏心者卻將商標視為可以倒賣、坑蒙拐騙甚至敲詐勒索的“生意工具”。從冬奧頂流“冰墩墩”到文旅熱詞“淄博燒烤”,從大國重器“天眼”再到今天的“DEEPSEEK”,惡意搶注商標事件屢見不鮮。
雖說惡意搶注不等于注冊成功,結局往往是被駁回或者宣告無效,但此類行為的惡劣影響不容小覷,不僅嚴重擾亂正常的商標注冊秩序,更影響公平、有序營商環境的建設。往深了說,如果任由這種“蹭熱點”行為泛濫,勢必還會讓創新者寒心,對整個市場的創新活力造成極大的傷害。
令人欣慰的是,規制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的治理體系一直在完善。商標法有明確規定,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一些地方和部門也早已亮明態度,持續打擊遏制商標囤積和惡意注冊,傳遞出“零容忍”的明確信號。此次國家知識產權局果斷出手,依法駁回搶注申請,正是對惡意搶注者的警示,對商標注冊秩序的有力維護。
但剎住商標惡意搶注歪風無法一蹴而就,必須保持高壓態勢,久久為功。歸根結底,惡意搶注商標屢禁不止,為的就是一個“利”字。因此,駁回之后,更要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應有的代價。對此,?國家知識產權局?多次發布通知,強調對反復實施商標惡意注冊行為依法從重懲處,并依法依規認定為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各有關部門要協同配合、狠抓落實,徹底斬斷背后的灰色利益鏈,讓惡意搶注的企圖難以得逞。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