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App亂收用戶數據不聽勸,咋辦?

2025-05-08 11:10:44 作者:皇甫思逸

20250508094224919-80-24e57.jpg

近日,中央網信辦組織對App、SDK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進行檢測,墨跡天氣TV版、醫家等15款App因涉個人信息收集問題被通報。

又是熟悉的個人信息收集問題。就在前不久,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通報,67款移動應用被檢測出存在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其中,不乏行業頭部App和政務App。從天氣預報到公共交通,從醫療健康到在線教育,本應便民的工具類應用,為何卻頻頻在個人信息收集上“踩線”?

通報提到的“未逐一列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SDK”“未提供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等,反映到用戶層面,其實就是公眾使用App時常遇到的——軟件強制收集與使用功能無關的信息、隱私協議被設為“默認勾選”、難以找到撤回授權的通道等。此類亂象存在,一方面可能是App技術防護未能跟上,另一方面,則是某些企業將用戶數據當成了“隱形資產”,加上用戶維權意識較為薄弱,客觀上縱容了企業的僥幸心理,讓其愈發肆無忌憚。

個人信息安全是數字時代的“生命線”。隨意收集用戶位置、通信錄、醫療記錄等敏感信息,不僅可能導致騷擾電話、精準詐騙等,也會讓公眾在未來使用App時產生不必要的困擾與焦慮。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正在加速完善。從個人信息保護法、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多部法律法規,到多次App專項治理行動,再到2025年個人信息保護系列專項行動,監管部門的“組合拳”越來越精準,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堅決態度亦毋庸置疑。

但從實踐來看,治理App信息收集亂象,不能僅靠事后通報,還需要在制度設計上不斷做“加法”,比如對違規行為設定更具威懾力的處罰標準;在技術手段上做“升級”,建立覆蓋全周期的智能監測系統,及時攔截違規收集行為;在用戶參與上做“乘法”,在強化隱私保護知識普及的同時,暢通一鍵舉報、隱私反饋等渠道。讓App在“陽光”下規范收集信息,是切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必要舉措,也是推動個人信息保護走向技術向善的應有之義。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