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開門紅”賽程完結,銀行二季度經營戰接續打響。5月14日,浮山農商行、德保農商行、靖邊農商行、渭城農商行、泰州農商行、古交農商行、萬載農商行、昆山農商行、浦北國民村鎮銀行等多家銀行近期召開經營會議,部署2025年二季度工作任務,調優存款結構、加快信貸投放、加大不良貸款清收成為各家銀行年中工作的重點。
在剛剛過去的“開門紅”期間,地方銀行存貸款價格戰打得火熱,不少銀行通過階段性上調存款利率或下調貸款利率積極攬客。行至二季度,存貸業務仍是各家銀行發力的核心,但在息差下行壓力下,地方銀行更加注重獲客的精準性。
“一季度以來,全行存款余額突破了150億元大關,貸款余額突破了110億元,業務結構和經營效益有所改善,風險處置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實現了精彩開局。”萬載農商行董事長左清華表示,二季度全行要力爭存貸款客戶數、余額穩步增長。重點抓住二季度項目開工旺季,加強對接,強化對政府重點項目、夏糧收購、高標準化農田改造、鄉村振興等專項政策性資金的拓展力度。同時,持續加大單戶1000萬元以下特別是100萬元以下小額貸款的投放力度,落實貸款“三查”制度,從源頭上防控不良貸款風險,切實提高不良清收處置的針對性和成功率。
穩存增存仍是浮山農商行年中重點工作任務,該行二季度工作推進會明確,存款方面要結合節日時點,差異化開展好線上、線下營銷活動,沉淀好零、小、散客戶;同時,要定期營銷在外務工人員存款,推動異地資金歸巢。在信貸投放上,要圍繞“五篇大文章”,持續推進信貸轉型,加快加大貸款投放力度,減流程、提效率、優服務、創產品,確保速度更快、投放更準。
渭城農商行則明確,要深刻認識息差收緊、結構不優、付息率高、發展不均等嚴峻形勢,進一步調優存款結構、加快信貸投放、做優資金業務,圍繞“以量補價”著力解決利差問題,深入推動授信客戶三年倍增收官工作,確保經營提質增效。
蘇商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表示,二季度地方銀行強調存貸業務精準發力,一方面是通過精準發力,推進存貸業務結構調整,進而優化凈息差;另一方面是出于風險管控的考量,通過精準發力優化客群結構,進而優化貸款資產質量;此外,在行業競爭之下,精準發力是希望業務更加聚焦,強調細分領域深耕,構建差異化能力優勢,避免同質化競爭。
除存貸業務精準發力之外,加大不良貸款清收力度也成為多家地方銀行年中任務的重點。德保農商行董事長廖式俊在二季度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將持續推進信貸投放、不良貸款壓降、便民服務點整合優化、柜面服務質量提升等9個方面重點工作,力爭在上半年完成存貸款、不良控制等業務的年度任務指標。
古交農商行二季度經營工作部署會明確,要嚴控資產分類與風險處置,財務、信貸、風險部門協同推進存量資產重分類,同時,要緊盯逾期60—90天貸款、本金收回率(≥90%)等指標,建立預警臺賬,提前介入處置,嚴防不良反彈,此外,要加快新信貸流程上線,明確崗位職責,同步推行客戶經理“黑白灰名單”動態管理,嚴控不良貸款率。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認為,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地方中小企業經營存在一些困難,導致信貸逾期風險增加,因此,采取措施優化貸款回收流程、防范信貸風險、加大不良處置,成為地方銀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息差下行的背景下,對于后續地方銀行業務發展的建議,王紅英指出,地方銀行由于存款規模相對偏低,仍需通過社區營銷、資金歸集及其他客戶黏性提升策略,擴大儲蓄來源,穩定負債結構。同時,還需積極拓展中間業務收入,通過代銷理財等產品,豐富業務內容,增強客戶黏性,并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涵蓋貸款、發債等金融服務方案,增強對公業務競爭力。此外,還應提升金融科技水平,通過客戶畫像、大數據風控等手段優化信貸管理,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和服務效率。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