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德時代等明星企業持續赴港上市等諸多積極因素帶動下,今年以來港股一二級市場均保持旺盛活力,新股融資規模暫時高居全球首位,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均已超過2024年全年。
在業內人士看來,內地與香港監管層攜手發力市場制度建設,推動港股市場生態環境發生改變,在提升市場承接力和IPO競爭力同時,也吸引了包括南向資金在內的增量資金持續流入,從而進一步提振市場表現。展望后市,從中期視角看,依然看好港股市場相對表現,投資上建議關注科技、消費、紅利等主線的投資機遇。
部分股指漲幅超去年全年
作為今年以來港股募資規模最大的IPO項目,5月20日,寧德時代正式登陸港股,上市首日公司H股股價大漲16.43%,A股股價也上漲逾1%。從港股市場整體表現看,5月20日,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等主要股指均上漲逾1%,整體上延續了4月8日以來的反彈趨勢。
得益于一系列利好因素持續釋放,港股市場自2024年2月以來進入了新一輪上漲周期,到2025年漲勢不減。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收盤,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8.05%、17.82%、3.46%、18.97%,其中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表現更為突出,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均已超過2024年全年。
二級市場活躍同時,今年以來港股一級市場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既有布魯可、古茗、蜜雪集團、滬上阿姨等新消費企業直接赴港上市,也有寧德時代等A股上市公司通過登陸港股實現AH兩地上市。從發行認購情況看,部分炙手可熱的企業甚至獲得了數千倍超額認購,體現出港股投資者高漲的打新熱情;多數企業發行上市后股價震蕩走高,也顯示出港股投資者對其價值的認可。
隨著寧德時代上市,港股市場今年以來的新股融資規模也暫時高居全球首位。在5月20日出席寧德時代上市儀式時,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致辭中表示,寧德時代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體現了兩個層面的重要意義,一是反映了企業和投資者對香港股票市場的信心,二是內地企業通過香港加速它們的全球戰略布局。
市場生態環境發生積極改變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港股一二級市場今年以來呈現出的勃勃生機,背后既有內地與香港監管層在制度建設上的持續發力,也得益于新股密集上市為港股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內地監管部門以及香港交易所制度改革顯著提升了香港市場承接力,并推動港股市場生態環境發生改變:“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要求‘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之后從政策扶持到資源調配,將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視作重中之重,全方位給予堅實支撐。2023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陸續推出多項助力企業赴港上市的政策,簡化了上市流程,提升了透明度,拓寬了融資渠道,鼓勵企業在合規前提下加速國際化發展。香港交易所以FINI為代表的制度改革,通過縮短結算周期、減少資金占用和提升透明度,在優化新股發行流程同時,也增強了香港IPO市場的競爭力?!?/span>
5月6日,香港證監會與香港交易所的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專線”,以進一步便利特??萍脊炯吧锟萍脊旧暾埳鲜?,并允許這些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進一步豐富了科創企業赴港上市的途徑。
結合對近年來港股市場市值分布演變情況的分析,張憶東認為,中國股市特別是港股現在擁有諸多成長型消費公司以及以人工智能、機器人為代表的科技和先進制造企業,布局性價比也較高,以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為代表的優質公司帶來的賺錢效應正形成良性循環,吸引海內外增量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市場,從而帶動更多公司價值重估。
從微觀資金面看,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等“活水”正源源不斷流入港股市場。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收盤,南向資金當日凈流入金額為63.32億港元,5月以來累計凈流入133.75億港元;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金額達到6187億港元,占到2024全年凈流入金額8078.69億港元的七成以上;4月9日,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355.86億港元,創下2014年11月港股通開通以來單日凈買入規模歷史新高。
聚焦科技、消費、紅利等方向
在經歷年初以來的震蕩上漲后,港股后市是否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對此,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表示,中期依然看好港股市場相對表現,在中國增長預期修復背景下,人民幣資產有重估空間。從歷史上看,人民幣走勢與港股收益相關性較強,人民幣走強能夠同時改善香港貿易條件并提升整體人民幣資產吸引力。
對于港股后市布局方向,易峘認為“科技+消費”是配置主線,其中科技看好一季度業績穩定、盈利預期抬升明顯、存在政策預期支撐的港股硬科技方向;消費建議配置具備政策刺激預期的泛消費板塊,尤其是同時受益于AI應用落地和內需預期改善的標的。
新茶飲企業今年以來密集登陸港股也進一步加強了市場對新消費方向布局的關注度。就后市投資而言,張憶東建議關注谷子潮玩、黃金珠寶、國產美護等多條線索:“盲盒手辦、卡牌、積木人已跑出細分品類龍頭,但我國IP開發潛力仍存在相對局限性,特別是在品類豐富度和人群覆蓋度方面;部分黃金珠寶品牌摒棄賺取加工費的模式,而是以兜售工藝和文化來滿足高凈值人群的消費需求和身份認同感,同時兼顧保值效果;功能性護膚品新賽道崛起,大眾美護市場抓住機遇尋求大單品升級突破,國產高端美護線上銷售增速加快。”
與A股類似,紅利資產在港股投資中作為防御性資產和配置底倉的價值,當下也獲得業內人士看好。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王永健認為,在政策推動下,市場有望進一步聚焦港股央企紅利資產:“資本市場建設強調投資者回報,高股息央企投資邏輯愈發順暢,且港股央企股息率較高,投資價值凸顯?!?/span>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