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浪滾滾,金穗飄香。在齊魯大地廣袤的田野上,山東濰坊諸城的種糧戶正迎來夏糧豐收的繁忙與喜悅,又是一年好“豐”景。作為全年糧食增產的“關鍵一仗”,“三夏”生產關乎夏糧歸倉和秋糧播種。諸城金融監管支局主動作為,指導轄區保險機構推動服務轉型升級,通過“防災減損”“數智賦能”和“宣傳下沉”三大舉措,構建起全方位的農業生產保障體系。
防災減損,為穩產增收提供安心保障
諸城金融監管支局指導轄區保險機構將防災減損作為提升服務質效的重要抓手,推動農業保險從“災后補償”向“災前預防+災中干預+災后理賠”全鏈條服務模式轉變,使保險服務更精準、更高效。諸城金融監管支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政策性玉米保險投保工作的通知》,指導轄內具備承保資質的財險機構加大宣傳力度、規范投保流程、優化理賠服務,全力保障夏播玉米生產風險防控工作。
自2022年起泰山保險諸城支公司與市氣象局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今年又進一步聯合農業龍頭企業,共同構建了“保險+氣象+合作社”三方協同機制。通過在田間部署高精度氣象監測設備,實時采集農作物生長環境數據,推動農業保險實現從“被動理賠”向“主動防災”,從“經驗定損”向“數據驅動”轉型升級。泰山保險諸城支公司負責人表示,“該模式深度融合氣象技術與保險風控技術,顯著提升了農業防災減災的精準性和時效性,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人壽財險諸城支公司積極應用“國壽i農險”App,實現種植戶100%電子化投保理賠,同時,結合“安心防”云平臺提供“空天地”協同防災服務,提前預警災害,指導農戶科學防災,顯著降低損失,為農業生產提供安心保障。“自然災害肯定可以賠付。到時候App上有一張你的保單,上面有不同的生長期,它有不同的賠付比例,還能看天氣呢。”國壽財險諸城農險客戶經理正在向村民介紹糧食作物保險政策。
數智賦能,為精準承保保駕護航
諸城金融監管支局指導轄區保險機構將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等前沿科技應用到農險工作各環節,精準核定損失范圍和程度,進一步提升了理賠效率和準確率,有效減少了“夸大損失”導致的超額賠付事件發生,推動農業向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助力。
“我們公司通過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精準測繪地塊邊界、作物種類,已將承保準確率提升至98%,同時縮短了承保周期,今年濰坊小麥承保結束時間同比減少。從2024年以來,公司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完成近15萬畝農田精準承保,大大提升了農戶滿意度。”泰山保險諸城支公司農險專員說。
中華聯合保險諸城支公司農險經理代金鳳介紹,“去年我們公司根據受災面積,采取多種科技手段輔助定損,公司對澇災情況進行了無人機查勘、災害遙感采集,并在后續做到了精準承保。今年公司對小麥生長進行了長勢監測,也為后續災害定損等業務環節提供精準參考。”
宣傳下沉,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在“三夏”關鍵時期,諸城金融監管支局擔當作為、主動融入,聯合轄區保險公司圍繞糧食生產保障組建了4支保險服務宣傳小分隊,下沉一線、扎根田間,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宣傳推廣工作,結合農戶需求提供及時精準的保險保障,提升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認知度和參與度,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人保財險諸城支公司通過村務公開欄及全市應急廣播等載體積極宣傳惠農保險政策,今年該公司對全市小麥承保50余萬畝,農戶自交保費370余萬元,有效提升了農戶參保積極性,為糧食穩產增收筑牢風險保障。
“農戶在哪里,農險人就去哪里。”代金鳳說,“我們進村開展現場咨詢服務,向更多農戶宣傳農業保險政策,今年我們公司為88個村3500余戶提供了3700萬元的風險保障,其中100畝以上的有110余戶,實現保費收入近130萬元,同比增長了7.7%,投保普及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小麥種植種子投入一直不低,去年夏天的幾場暴雨,我們家幾十畝地澇災嚴重,幸好有這農業保險,我們集體反饋給村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就來幫助定損賠付,理賠的錢也很快打到我們卡上,真的幫了我們大忙了!”相州鎮胡蘭村種糧戶王樹海說。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