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綠色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作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貴州銀行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金融創新賦能綠色轉型,為實體經濟注入可持續發展動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解鎖企業“知產”價值,首創支持傳統高耗能產業“減排降碳”,賦能光伏發電項目……貴州銀行以差異化服務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助力地方經濟邁向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
截至2025年6月末,貴州銀行綠色信貸余額突破600億元,累計發行13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以金融創新助力綠色企業技術升級、產業轉型和國際化拓展,為貴州省實現“雙碳”目標、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提供堅實金融支撐。
專利變資產 激活綠色循環經濟
在貴州麒臻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麒臻實業)現代化生產車間內,廢舊鉛蓄電池正經歷一場“華麗蛻變”。經過拆解、破碎、漿化、熔煉等精密工序,這些曾被視作廢棄物的電池,搖身變為純度超99%的精鉛錠。“我們的火法精煉再生鉛技術,不僅實現了金屬資源的高效回收,更大幅降低了環境污染。”麒臻實業負責人徐文華介紹。
麒臻實業2020年7月入駐臺江經濟開發區,是一家專注于廢舊電池、含鉛廢物高效綠色處理暨綜合回收再利用的科創環保企業,主要經營再生鉛的生產和銷售,年生產量可達20萬噸。
作為貴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麒臻實業一直嚴守發展和環保兩條底線,回收處理了全省約80%的廢舊鉛蓄電池,同時,組織技術團隊與知名大學聯合開展各項環保課題研究,目前已取得2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型專利16項。2024年,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入選工信部“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
然而,技術創新積累的高價值知識產權,卻一度難以轉化為“真金白銀”。貴州銀行臺江支行主動出擊,深入企業調研評估,發現其專利技術具備極高商業價值,契合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條件。隨即組建專項服務團隊,迅速完成從方案設計到審批放款全流程,為該企業共計授信6000萬元。
“貴州銀行的貸款不僅解決了原材料采購難題,更讓我們看到‘知產’變‘資產’的無限可能!”徐文華表示,企業將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綠色技術迭代升級。臺江支行負責人表示,知識產權質押模式打破傳統固定資產抵押限制,助力科創企業輕裝上陣,為綠色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破局高耗能 助電解鋁產業“綠色轉身”
貴州銀行在支持綠色科技企業的同時,也將綠色金融的觸角延伸至傳統產業轉型領域。在黔西南興仁市,面對電解鋁這一高耗能產業,貴州銀行積極創新,打破行業固有認知,為傳統產業綠色升級探索出新路徑。
貴州省政府充分發揮煤炭資源豐富、區域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善等優勢,在興仁巴鈴工業園區建設50萬噸電解鋁液項目,該項目依托興義市充足的地方電網資源和豐富的煤炭產量,以及周邊貴陽、廣西百色地區豐富的氧化鋁資源,最大限度降低電解能耗與交通能耗,實現煤電鋁及鋁加工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條。
貴州興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主要采用目前先進成熟的電解鋁生產工藝和節能環保設施,選用節能型530kA電解槽,系列安裝電解槽數368臺,節能環保效果和經營效益明顯,公司被列為貴州省“千企改造”工程省級龍頭企業、有色產業重大項目、基礎材料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預計50萬噸/年鋁液生產線全面投產后,全產業鏈創造產值將達280億元。
貴州銀行貫徹落實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等工作部署,在綠色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上狠下功夫,積極創新綠色金融服務模式,助力傳統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貴州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貴州銀行打破對傳統兩高行業的認知,在貴州省內首創支持傳統高耗能產業“減排降碳”轉型發展。以此為基礎,貴州銀行創新推出轉型金融框架,制訂轉型客戶、轉型項目、轉型技術等標準。
貴州銀行抓住興仁登高新材料公司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評估、獲評“綠色工廠”的契機,針對登高新材料公司現有產能指標不足,實現滿產還需外購產能指標,以及日常生產經營的流動周轉資金存在一定缺口等難題,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總分支三級聯動,總行綠金團隊下沉企業與分支行一同開展綠色信貸調研,積極與登高公司、行業主管部門溝通對接,合力破解傳統能耗企業融資困境,累計投放綠色貸款13.09億元,支持登高新材料公司用于外購產能指標、流動資金周轉等,并積極跟進企業后續電解槽節能改造項目。同時,引入貴e信、票據等金融產品,加大對其上下游氧化鋁、碳素、物流、環保、裝備制造企業等20余戶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導實體經濟向好發展,累計為上下游企業授信9.25億元,全力支持鋁產業鏈日常經營周轉。
貴州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貴州銀行綠色貸款投放后,登高新材料公司已基本實現滿產,實現節能減排的最大效率。2024年第一季度,登高新材公司生產電解鋁液約12.23萬噸,創造產值約19.84億元,同比增長約54%。
2024年12月6日,第三屆綠色金融北外灘論壇舉行,貴州銀行支持貴州興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50萬噸鋁液項目,榮獲2024年度GF60綠色金融“最佳實踐案例”獎。
賦能屋頂綠電 點亮清潔能源未來
貴州銀行的綠色金融實踐不僅限于工業領域,更拓展到新能源開發利用。在關嶺縣工業園區,貴州銀行通過2900萬元貸款支持,助力企業將廠房屋頂變身為清潔能源電站,實現了“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綠色用能模式。
關嶺縣頂云食藥園廠房的屋頂上,大片光伏板整齊排列。這是關嶺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一個建設點。據了解,分布式光伏電站可以生產清潔能源,同時降低企業成本。
關嶺興關工業發展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王金海介紹,“貴州銀行幫忙解決了資金難題,項目順利推進。”截至目前,已并網11.5兆瓦,綠色效益和經濟效益逐漸顯現。
關嶺興關工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關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注冊資本2億元。該公司圍繞“三縣一中心”發展思路和工業“雙百”目標,以投資能源產業、特色輕工業、大數據信息化為主業,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整合、開發縣內清潔高效能源、特色輕工、基礎能源、大數據等資源,推動該縣工業高質量發展。
王金海介紹,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在企業廠房屋頂上,企業可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用電模式,企業用電成本至少降低一半,既盤活了企業資產,又產生了大量清潔電力,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
王金海介紹,隨著建設點的并網,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綠色效益逐漸顯現,下游企業高性價比用電需求增加,公司計劃擴大產能提升競爭力。“但擴大產能存在資金困難,需要進行融資。”
在得知項目資金缺口后,貴州銀行關嶺縣支行迅速成立項目服務專班,高效完成項目盡職調查,量身定制融資方案,優先配置信貸資源,共計為興關公司授信8800萬元,截至目前,6800萬元貸款已經發放完成,有力保障了企業的融資需求,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綠色金融的活水,正潤澤貴州大地的每一寸發展熱土。貴州銀行以創新為筆、以擔當為墨,書寫著金融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未來,貴州銀行將繼續深耕綠色金融領域,拓寬服務邊界,優化產品體系,為更多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綠色金融解決方案,助力貴州省“雙碳”目標實現,共同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征程上,貴州銀行將以更大擔當、更實舉措,為貴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來源: 時代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