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人民幣資產強勢吸金 外資積極“打卡”股債市場

2025-07-24 13:22:57 作者:唐婧

7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國家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賈寧,國家外匯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肖勝介紹2025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李斌表示,今年上半年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表現好于市場預期,主要呈現五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涉外收支規模穩步增加,二是跨境資金延續凈流入,三是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四是外匯市場交易活躍,五是外匯儲備規模穩定。

以跨境資金流動特征為例,李斌介紹,上半年,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入1273億美元,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凈流入態勢,其中,二季度凈流入環比增長46%。分項目看,上半年貨物貿易項下凈流入保持高位,外資總體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債券,服務貿易、外資企業利潤匯出平穩有序。

賈寧對近期市場頗為關注的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進行了深入解讀。賈寧強調,經常賬戶順差意味著我國通過出口商品等從境外獲得資金流入,境外機構來華直接投資(FDI)以及購買境內股票和債券等也會帶來資金流入。同時,國內企業和金融機構等各類主體也會有對外投資等資金應用,由此形成對外資產。

“從宏觀整體和國際收支平衡的視角看,經常賬戶順差增長,必然會對應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擴大,因此不能將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擴大簡單地理解為資本流出壓力增大。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近年來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擴大主要是境內主體對外投資增加,外資來華投資總體仍然保持凈流入。”賈寧解釋。

肖勝就自貿試驗區建設介紹了國家外匯局下一步的工作部署。肖勝表示,近期,為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更大范圍釋放制度創新紅利,國家外匯局計劃將一批創新政策推廣至全國更多自貿試驗區。

一方面,進一步擴大跨境貿易便利化政策試點,主要包括支持銀行優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擴大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范圍、便利經常項目外匯資金收付等5項政策;另一方面,進一步推進跨境投資和融資高水平開放,主要包括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匯管理試點,外債登記由銀行直接辦理,融資租賃母子公司共享外債額度等5項政策。

李斌強調,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沖擊風險,運行總體平穩。下一步,國家外匯局將持續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

人民幣資產將更具吸引力

談及我國外匯市場的韌性時,李斌還稱,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1.9%,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7.15~7.35之間雙向浮動,既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也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賈寧介紹,2025年以來,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總體較為穩定。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券規模上升,目前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存量超過6000億美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近期外資投資境內股票總體向好,上半年外資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扭轉了過去兩年總體凈減持態勢。尤其是五六月份,凈增持規模增加至188億美元,顯示全球資本配置境內股市的意愿增強。

他還判斷,未來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仍具有較穩定和可持續增長空間。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債券、股票的市值占比約為3%~4%左右,受多重積極因素支撐,預計外資仍會逐步增配人民幣資產。

首先,經濟基本面穩健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穩定宏觀環境。隨著擴內需政策效果顯現,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有望進一步鞏固。近期,多家國際投行表示看好中國發展機遇,將中國資產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超配。

其次,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我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完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拓展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環境,外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便利性明顯提升。同時,我國已建成比較齊全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場體系,債券、股票市場的市值均位居全球第二,金融產品豐富、流動性強,為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第三,全球資產多元化配置需求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良好發展機遇。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投資者普遍認為,需要在全球開展更加多樣化、分散化的資產配置。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資產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比較獨立的收益表現,已成為全球投資者分散風險的重要資產和增厚收益的重要配置標的。近期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對全球75家央行調研結果顯示,30%的央行表示將增配人民幣資產。

賈寧還稱,境外機構各類來華投資形成了我國的對外負債,而國內各類主體對外投資又形成了我國的對外資產。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對外負債7.1萬億美元,反映了我們利用外資和吸引境外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成效。同期,我國對外資產10.7萬億美元,資產類型和持有主體多元,資產與負債相抵后,凈資產為3.6萬億美元,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發展成果的反映。

展望未來,賈寧認為,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內外部平衡態勢更加穩固,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穩步推進,將支撐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多措并舉穩外貿穩外資

李斌表示,近年來,國家外匯局不斷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持續加強高質量外匯政策供給,促進外貿和外資穩健發展。今年上半年,國家外匯局主要圍繞三方面開展有關工作:一是擴大貿易便利化政策覆蓋面;二是推進跨境投資和融資便利化;三是穩步拓展外匯展業改革成效。

以外匯展業改革為例,李斌介紹,參與銀行可以將識別客戶、審核資料、監測風險等業務“前置”,對優質的一類客戶實行憑企業指令即可辦理外匯業務,這改變了以往需逐筆審核單證的辦理方式,業務辦理平均時間縮短50%以上,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并減輕了銀行事中審核壓力。

李斌還透露,今年上半年,新增6家銀行啟動外匯展業改革,到目前為止,參與改革的銀行總數已經達到22家,機構類型覆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業務范圍拓展到全國。

除了外匯展業改革試點的有序擴容,自貿試驗區試點措施的復制推廣工作也正在展開。肖勝表示,國家外匯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自貿試驗區的相關建設工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高水平開放政策舉措。2022年,國家外匯局在上海、廣東、海南、寧波等四地自貿試驗區的部分片區開展了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之后又將部分試點政策擴大至北京、江蘇等省市。

肖勝介紹,近期,為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更大范圍釋放制度創新紅利,國家外匯局計劃將一批創新政策推廣至全國更多自貿試驗區。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方面,進一步擴大跨境貿易便利化政策試點。這方面政策主要包括支持銀行優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擴大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范圍、便利經常項目外匯資金收付等5項政策,主要是優化業務審核方式,減少單證要求,簡化辦理流程,支持企業更加便捷地開展跨境貿易。

另一方面,進一步推進跨境投資和融資高水平開放。這方面政策包括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匯管理試點,外債登記由銀行直接辦理,融資租賃母子公司共享外債額度等5項政策,這些政策有利于進一步豐富跨境投融資渠道,提高投融資效率,助力穩外資和推動高水平開放。比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匯管理試點政策,主要是進一步支持和便利境外長期資金通過私募股權投資的方式來華開展產業、實業投資,從而更好助力我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發展。

肖勝強調,下一步,國家外匯局將繼續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外匯創新政策,引領外匯領域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持續提升金融外匯服務水平,同時加強開放條件下的跨境監管能力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朱希杰

掃一掃分享本頁